《锦绣良缘之嫡女为尊》第156章到京城

锦绣良缘之嫡女为尊最新章节目录
   历经千辛万苦总算到了京城。看到高大巍峨的城墙,人人都激动起来。经过种种磨难,各种不堪的遭遇,总算到了京城,总算走到了最后。
    已经有人开始哭了起来,更多的人是在欢呼。
    萧明瑜放下帘子,从嬷嬷手里接过成哥儿,对韩氏说道:“娘,到京城了,我们该怎么办?”
    韩氏微蹙眉头,“先去大房那边安置,再遣人去将别院收拾出来。等一切都安顿好后,我们一家就搬到别院去住。”
    萧明瑜轻声说道,“老爷子会让我们搬出去住吗?我看大伯父也不会同意。”
    韩氏冷笑一声,“不同意又能如何。我一个寡妇,住在大伯家里,瓜田李下,他们不在意名声,我还要名声。再说了,老太太过世,你大伯父定是要丁忧守孝,我又要守节,住在一起的确是不合适。而且大房那宅子,我也是见过的,住大房一大家子是够了。我们五房还有四房住进去,那宅子可就拥挤的不像话。”
    “既然娘都有了主意,那女儿就照着娘吩咐的去办。娘但凡有什么需要跑腿的活计,交给女儿就行。”
    韩氏笑了起来,“傻丫头,跑腿的事情哪里需要你来做。京城规矩大,以后除非必要,就别抛头露面。”
    韩氏帮着萧明瑜整理衣服,“还是看你做女儿家打扮顺眼。整日里穿着一身男装,忒不像话。”
    萧明瑜却自得一笑,“可是好多人都说女儿穿男装好看。女儿自己也觉着穿着男装行事方便,不用有所顾忌。真想长长久久的穿着男装。”
    “你可真是个糊涂的。本是女儿身,为何要做男子打扮。莫非做了男子打扮,就真的成了男子不成。不过是痴心妄想,自欺欺人。你向来是个敢于面对现实,有勇有谋的孩子,为何在这样的小事情上却看不明白。”韩氏嗔怪。
    萧明瑜笑道,“娘,不是女儿看不明白。而是这世间规矩对女子有太多的束缚。反而对男子格外的宽容。女儿就想,即便是自欺欺人,能做一段时间的男子也是好的。至少享受到了作为男子的肆意潇洒。”
    “你啊,真不知说你什么才好。你这样的才情,谋略,可惜身为女子。你若是男子,五房的门户还有什么可愁的。娘立时就将五房的一切交给你。”韩氏说着,叹息一声,“你父亲是个短命的,竟然因为一个江姨娘就这么去了。丢下我们孤儿寡母,可真够狠心的。”
    萧明瑜轻轻的擦拭韩氏眼角的泪水,“娘说这些做什么?父亲都已经去了,说也没用。”
    “是啊,说了他也听不到,倒是我自找没趣。死了的人,一死百了。只剩下活着的人受苦受难。”韩氏叹气,“算了,不说你爹这个人。死了就死了吧,我就为他守节,全了我同他这么多年的夫妻情分。”
    萧明瑜依偎在韩氏的身上,“娘,等三年孝期一过,娘会改嫁吗?”
    “你这个臭丫头,嘴边没把门的。这种胡话怎么能说。”韩氏极其恼怒,狠狠的在萧明瑜的头上敲了下,“你是要作践为娘吗?”
    萧明瑜愕然,为何说到改嫁,竟然被说成作践。萧明瑜手足无措,“娘,女儿只是顺口提了这么一句,娘别生气,我错了还不成吗?”
    韩氏擦掉眼泪,“你本来就做错了,哪有你这样做闺女的。竟然让自己的娘改嫁。要是传出去,小心被人说你不懂规矩,大逆不道。”
    这同大逆不道有什么关系,萧明瑜一头的雾水,完全无法理解韩氏的脑回路。不过虽然不明白,萧明瑜也知道改嫁是一个很敏感的话题,轻易不能提起。萧明瑜连连认错,保证以后不会再提起这件事情,如此韩氏才揭过此事。
    韩氏暗自叹气一声,萧明瑜也陪着叹气。知道到了京城,韩氏的情绪有些不对头,似乎有些迫切,又有些害怕,一种很复杂的情感弥漫在韩氏的心头。萧明瑜并不能全然明白,却也知道这些同韩氏的过往有很大的关系。
    韩氏突然问道,“韩六那里还有消息传来吗?”
    萧明瑜立马坐了起来,“娘,当初韩六叔连送了两封信来,再后来只托人带了口信来。韩六叔说外祖父已经让他自去,女儿不太明白。”
    韩氏心情很沉重,“你韩六叔并不姓韩,韩六这名字不过是他托庇于韩府,自己给自己改的。早些年,他们家被大赦,你外祖父就让他离去,重振门户。可是他执念太深,一直不肯离去。这一次,他总算想明白了。”
    萧明瑜偷偷的观察者韩氏的反应,“韩八说,韩六叔本事很大,不是在个人武功方面,而是在行军打仗上面。这一次朝廷同王府开战,对韩六叔是个很好的机会。外祖父让韩六叔自去,韩六叔很可能会恢复他原本的身份投军打仗。这一去,也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回来。”
    “他早就该自去谋前程。一直留在韩家,只会蹉跎了岁月,耽误了前程。如今他总算想明白,我也就放心了。”韩氏欣慰一笑。
    萧明瑜还有很多不明白的,于是小心的问道,“娘,我听那意思,韩六叔也是出身高门大户,只因家族落难,才会托庇于韩家。可是韩八他们也说过,韩六叔是武林高手,这又是怎么回事。难道韩六叔有好几个身份吗?”
    韩氏笑了笑,“他有几个身份这有什么出奇的。你韩六叔的确是出自豪门大族,他自小就拜名师学艺,一身武艺出神入化。年少时,家族遭逢大难,全家被抄家流放。他因为没到年龄,在特赦的行列内。只是他们家仇家太多,想他们全家死的人更是不少。韩家同他们家是故旧,故此才会照顾于他。他感念韩家的恩德,也是怕给韩家惹来麻烦,故此隐姓埋名,在韩家做了个护卫。不过他少年时,就曾闯荡江湖,据说闯下莫大的名头。具体的娘也不太清楚,反正看过他动武,是挺厉害的。其实他们家在前些年就被大赦,他族人也陆陆续续回来。只是他死心眼,最亲近的亲人也都死了,他就没那个心思。我只当他这辈子也不会醒悟,没想到这一次倒是给了他机会。希望他这次能够建功立业,重振家族声威。”
    萧明瑜很好奇的问道,“娘,韩六叔以前姓什么?他们家很有名吗?”
    韩氏叹息一声,“你也读史,本朝先皇帝时候的事情你可有通读?”
    “女儿有通读。难道韩六叔一家还被写进了史书?”
    “何止。都说韩家百年望族,在京城也是首屈一指。可是比起真正的大家族,又算得了什么。”韩氏幽幽一叹,“先皇建德帝,一生只有一位皇后,那就是刘皇后。你韩六叔就是刘皇后的胞弟。不过他们姐弟年岁相差太大,还不等你韩六叔崭露头角,刘家已经被抄家。”
    “韩六叔竟然是先皇后的胞弟?那他同现在的景福帝岂不是有仇。都说先皇时候的苏慧妃是被先皇后害死的。苏家视刘家为仇人,皇上又怎么会不找刘家报仇,反而大赦刘家。娘,这说不过去吧。”萧明瑜愣愣的问道。
    韩氏笑了起来,“史书上的事情,不可尽信。宫廷斗争,岂会让人随意写在史书上。刘皇后娘家被抄家,这是不假。苏慧妃被人害死这也不假。范贵妃,也就是范王妃的亲姑姑,同样也牵连其中,这都不是假的。但是这里面的内情,岂是史书上写的那样。”
    “娘,究竟是怎么回事,你同女儿说说,可好?”此刻,萧明瑜八卦之心已经熊熊燃烧,恨不得立马知道那些宫廷斗争的内幕。
    韩氏微蹙眉头,“当年我年纪还小,知道的也很有限。刘皇后同范贵妃斗的不可开交。虽然刘皇后的儿子被立为太子,但是先皇建德帝宠爱范贵妃,也更喜欢范贵妃的儿子,这也促成了范贵妃要同刘皇后争长短。若是没有先皇建德帝的偏爱,或许后面所有的事情都不会发生。三王之乱,范贵妃趁机对刘皇后还有太子发难,刘皇后同太子双双被废。范贵妃志得意满,却没想到刘皇后临死之前还留了个后手,致使范贵妃功败垂成。”
    “刘皇后心狠手辣,对别人如此,对自己也是如此。她以废太子的性命做筹码,让苏慧妃同范贵妃打垒头。苏慧妃棋差一招,功败垂成。苏慧妃死了,死在范贵妃的手上。但是范贵妃也没落到好,刘皇后借由此事,让先皇建德帝亲手结果了范贵妃的性命,还有范贵妃儿子的性命。只是如此一来,废太子的命也没能保住。”
    “刘皇后临死之前,按照苏慧妃的托付,将苏慧妃的儿子,也就是如今的皇上托付给叶嫔照顾。后来叶嫔被封为妃,叶妃的亲儿子则是被过继给了老秦王做儿子。据说,刘皇后临死之前,将手中的暗势力都交给了现在的皇上。还有传闻,叶妃的儿子被过继给老秦王,也是刘皇后生前就安排好的。刘皇后人虽然死了,但是事情一直都在按照她生前的安排在发展。只可惜她那样的才华,最后竟然没能保住刘家。”
    “刘家被抄家流放,人是死的死,散的散。偌大的一个家族,一夜间烟消云散。反观范家,虽然也遭受了重创,可是最终因为先皇不忍,才没对范家出手。先皇建德帝,说起来是真的爱范贵妃。只可惜范贵妃不惜福,心太大,最后落得个两败俱伤的下场。不过因为先皇对范贵妃的宠爱,好歹是救了范家一族。不然范家的下场不会比刘家更好。”
    萧明瑜听罢,心有向往。刘皇后多牛逼的人啊,一个死人生生的将活人算计了一个透彻,这样的人,为何不长命。这样的女人,牛逼的让人甘拜下风。若是能同这样的女人生活在同一个年代,萧明瑜定要想办法亲眼看看。
    萧明瑜好奇的问道,“娘,范王妃之所以能被指婚给秦王,是不是也同刘皇后的算计有关?”
    韩氏笑了笑,“这就不好说了。娘只知道,刘皇后还在的时候,老王妃同刘皇后关系不错。两人在闺中就是好友。各自成亲后,也多有来往。老王爷为何会过继叶太妃的儿子做世子,老王妃为何会让范家的姑娘做世子妃,这里面到底有没有刘皇后的算计,娘可真说不明白。娘也只是顺耳听了那么几句,可是做不得准的。”
    萧明瑜却认定了,这两件事情都同刘皇后有关。刘皇后知道自己无法保护家人,无法庇佑族人,加上废太子也死了。干脆将自己的势力都交给苏慧妃的儿子周申,让这些势力扶持周申坐上皇位,并且将对周申威胁最大的周渊,也就是叶太妃的儿子,过继给秦王。如此一来,周申坐上皇位,感念刘皇后的帮助,自然要大赦刘家。至于范家,装孙子装了那么多年,当年的事情也已经盖棺定论,再追究似乎不太好,不能体现出作为皇帝的大度。但是暗地里的打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