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良缘之名门贵女》276血溅金殿,妙计破局

锦绣良缘之名门贵女最新章节目录
   登闻鼓?再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叶卿清难免又想到当年自己敲登闻鼓状告叶景文的事情,没想到十几年之后登闻鼓又会再次想起。
    击鼓伸冤,鼓声想得越频繁则暗示着当下越不安定。整个东齐建国二百多年响起的次数一只手便能数得过来。但眼下时间隔得太近,倒不知这次又是何人。
    正在上朝的齐浩南与诸位大臣自也听到了这几乎响彻大半个定京城的鼓声。
    齐浩南吩咐德公公:“去登闻楼看看,将人带上殿来。”
    出乎众人的意料,那告状的乃是一身穿白衣的娇弱妇人,一身素服、头簪白花。
    齐浩南眸中一紧,面上不露声色:“你是何人?为何击响登闻鼓?”
    “小妇女张袁氏,为的是击鼓伸冤。”那女子直挺挺地跪在地上,毫不畏惧地对上了齐浩南的视线。
    德公公厉喝一声:“大胆,竟敢冒犯龙颜!”
    齐浩南抬手示意他退下,幽深黢黑的眸子直勾勾地望着那妇人,薄唇紧抿,问道:“你有何冤情?”
    “小妇人闺名安然,告的便是当今圣上!”袁安然一字一句地咬字清晰,抬着头一脸无畏状。
    众人蓦地倒吸一口气,顿时全都俯首跪了下来:“臣等惶恐!”
    没有人记得这个袁安然是谁,但是在金殿之上状告当今圣上,这女子是疯了不成?
    齐浩南并没有勃然大怒,反而弯了弯唇角,饶有兴致地道:“你因何要状告于朕?”
    众臣起身后,偷偷地打量着齐浩南脸上的表情,却没有看到一点点气愤亦或是心虚之色,只道这女子大约是脑子有些不正常。
    袁安然豁了出去,挺着脊背道:“小妇人乃是当年先帝亲旨赐婚给圣上的侧妃。圣上登基之初,便令我与黄侧妃诈死离开,并且还威胁我二人的父母不可将此事泄露出去,并且与我们断绝血缘关系,日后再不得联系。”
    听袁安然这么一说,有些老臣才想起了十几年前皇上还是太子的时候府中的确是有袁氏和黄氏两位侧妃,乃是同当时的太子妃一同进府的。后来二人死得蹊跷,有人说是那位假太子妃暗中下的毒,也有人说是这二人命格不够贵重,配不起当今圣上。
    只是没想到十几年后竟有一个自称是已经死了的袁侧妃出来状告圣上,还说所有的一切都是圣上亲手谋划的。
    一时间,众人心思不一,但大多数人都是心中惶恐。若真是这样,他们知道了皇上如此大的秘密,岂不是要招来大祸?
    齐浩南嗤笑一声,竟没有马上发作这冒犯龙威的女子,而是继续问道:“若是如你口中所说那般,为何时隔这么多年才想到要来揭穿此事?”
    袁安然眼中泪水肆意,泣不成声道:“当年皇上明明亲口应下我二人会留我们性命,让我们一生无忧。可万万没有想到,你这昏君竟派人前去杀了我一家灭口,若非我兄长袁涛私下里派人照料着我,只怕我早已没有机会来金殿之上告御状了。你因迁怒我兄长,竟巧立名目,罢了他的官,可怜我袁家一门忠烈,竟落得如斯下场。今日我便是血溅三尺,也定要为我那可怜的夫君与孩儿讨回公道!”
    说罢,趁着众人不注意,站起身便一头撞向了殿内的大柱之上。
    鲜血顺着额头哗啦啦地流了下来,袁安然甚至来不及呻吟一声便闭眼倒在了地上。
    一时间,殿上噤若寒蝉,林思睿上前探了探袁安然的鼻息,道:“皇上,没气了!”
    齐浩南放在膝上的双手紧紧握起,阴厉的眸子眯得厉害,直接点了齐子皓与刑部夏尚书的名字:“定王、夏卿,此事交给你们去查,尽早将袁涛找到,务必要将这妇人丈夫和孩子的事情查个清楚!”
    殿上的大臣一个个垂首不语,毕竟袁安然告的是当今天子,就算有那正直不阿的臣子,可仅凭一面之言,也不可能冒然对圣上提出质疑,但心中多少是有些疑虑。当着所有大臣的面死谏,登闻鼓响起,现在告状人又死了。俗话说,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皇上就算不想查也不行了!
    将袁安然的尸首抬下去之后,齐浩南也匆匆退了朝,这番行为看在某些人眼里多少有些心虚的意思。尤其是那些上了年纪的老臣,至今对后宫只有皇后一人心中有所不满,却敢怒不敢言的人。若刚刚那个袁安然说的是真的,倒也是合情合理。
    叶卿清听到宫里传来的消息已经是两个时辰之后的事情了,她没想到昨晚还在担心的事情竟然以最坏的形式发生了。
    袁安然这一死,齐浩南势必是要给所有人一个交代的。若是无法澄清事实,只怕他在人们眼里就会留下一个爱好美色、残暴不孝的罪名了。虽说动摇不了根本,但众口铄金,多多少少会对他的威望有些影响,尤其是他还打算不久后御驾亲征先下南楚打响第一仗。
    这样一来,这件事说不准就得耽搁下来。
    “娘娘,西秦的清郡王求见。”妍秀禀道。
    清郡王,便是完颜瑧,叶卿清知道后,倒是觉得还真是巧合,他的名号竟与自己的名讳相同。
    不过这时候,叶卿清焦急宫里的情形,也没心思去应对他。
    “你去告诉他,就说王爷不在。”她一个妇道人家不见他也是情有可原。
    妍秀又道:“清郡王说他已经准备回西秦,今日是特地来辞行且道谢的。”
    完颜瑧在定京城住了好几个月,没少受到肖扬的照顾,伤养好了,连带着身子也不再像之前那般走几步都会喘气。叶卿清顾忌着齐子皓今日怕是一时半会回不来,便吩咐妍秀道:“你将他领去墨韵堂,我稍后便过去。”
    叶卿清到的时候完颜瑧正静坐在堂中,手边放着一杯刚刚抿过的茶。
    他依旧一身如往常一样的白衣,看起来比在砀山的时候似是要充满了一些,脸上也有了些血色,不再如之前那般苍白一片。
    “六爷看起来身子倒像是大好了。”叶卿清浅笑,与他客套了一句。
    完颜瑧嘴角弯了弯:“还要多谢王妃,神医也说了,倒是能多拖些日子。”
    “何时出发?”
    “明日一早便走了。”
    完颜瑧虽是时不时地看着她,但眼中并无任何异样。这几个月,他在定京城的一举一动都在他们的监视之下,叶卿清后来也在想,大约是自己想多了。完颜瑧自小到大在忠义王府里饱受欺凌也不是一日两日的事情,随便派个人去都能问到,若是他真的不简单,怎会有那些过往呢?
    两人随便说了些什么,完颜瑧从腰间掏出了一块通体血红的玉佩递给了她。
    叶卿清并未让人去接,不解地问道:“六爷这是何意?”
    完颜瑧手上的动作依旧不变,轻声道:“救命之恩涌泉相报,这块玉佩是我的信物。虽然我在西秦并无多少话语权,可到底自小生长在那,若是以后王妃需要帮助,只需要让人带着这块玉佩来找我,在下自是义不容辞。”
    叶卿清嫣然一笑,揶揄道:“六爷这句话是在提醒本妃不要忘了你的救命之恩?”
    毕竟算起救命之恩的话,可是完颜瑧救了她在前,后面让肖扬去帮他也不过是不想欠人恩情罢了!
    完颜瑧没料到叶卿清会突然与他开起了玩笑,一时间被他那妍丽的笑容晃花了眼,不自觉地流露出一抹迷恋。
    叶卿清好似在他眼中看到了一种熟悉的感觉,一瞬间,漂流而过。
    她不由问道:“六爷此前是否来过定京城?”
    完颜瑧摇了摇头,迷蒙的眼中现出一丝不解:“王妃何故有此一问?”
    “没什么,只是觉得有一些熟悉的感觉,还以为咱们之前见过。”或许是看错了,虽然那种感觉有些熟悉但是一时也想不起来。
    完颜瑧嘴角的笑容凝住,黯下的眸子里划过一丝轻嘲。原来她还记得曾经有一个被弃之如敝履的他,只不过怕是早已想不起来这熟悉的眼神是属于谁的了吧!
    为什么老天也这么不公平?他念着她、恨着她,她却不知道他的存在。
    这个时候,若非是因为多年练就的隐忍,只怕他早就忍不住将人给带走了!
    “物有相似人有相同,或许王妃曾见过与在下相像的人吧!”完颜瑧收起了笑容,随口道。
    但轻抿的嘴角显然是不想再继续这个问题下去了,叶卿清只道是齐子皓曾与她说过完颜瑧这个人性情古怪,便也没做多想。
    或许是因为有了这个小插曲,接下来的气氛有些尴尬。完颜瑧坚持将玉佩留了下来,没坐一会儿便起身告辞了。
    妍秀手里拿着玉佩,有些为难地问道:“王妃,这个如何处理?”
    “收好吧,以后或许用得上。”叶卿清想了想,又喊住了妍秀,“你去吩咐备马车,咱们去一趟荣国公府,将玉佩也带上。”
    这边完颜瑧出府之后坐到马车里急剧地咳嗽了起来,看着帕子上那星星点点的红梅。完颜瑧手上青色的血管高高鼓起,那紧紧绷住的眸子里爱恨交织。一片翻腾……
    ……*……*……
    叶卿清对黄雯茵这个知书达礼、温柔贤惠的弟媳,之前虽然没有过什么接触,但短短时日的相处倒是颇为投缘。她虽是养在闺阁里的世家小姐,可是掌家之后的风范却不输那些执掌内院多年的妇人。叶卿清想,或许黄雯茵才是最适合叶卿岚也最适合做荣国公夫人的人。
    不管是霍云歌、华瑶依还有当初的徐子衿等人,的确是生在了最合适的时候,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到底是没有缘分。
    接到了叶卿清要过来的消息,黄雯茵一早便等在了二门处。两人边走边谈,黄雯茵声音轻柔,但不卑不亢,说起事情来也条理有据。
    两人坐在了会客的小花厅里,叶卿清闻到茶香味,面上微微有些惊诧,端起茶盏轻轻抿了一口,好奇道:“弟妹,你怎知我最爱这君山银针?”
    黄雯茵脸上还带着些小女儿家的娇羞,回道:“回王妃娘娘,是国公爷告诉臣妇的。”
    叶卿清有些惊讶,随后很快脸上露出了一抹舒然的笑容。看黄雯茵满脸甜蜜的样子,他们二人应当是极其和谐。原先她还担心着卿岚心里会念着旧事,现在也算彻底地放下了心了。
    黄雯茵是个不错的妻子,于公于私,她都希望卿岚能真正地拿她当自己一生相伴的爱人看待。
    叶卿清放下杯盏,柔声道:“咱们如今也不是外人了,你和卿岚一样称呼我大姐便是,不必如此见外。”
    黄雯茵也不矫情,爽快地点点头应了下来。
    “我还盼着你快些给我们叶家生个大胖小子呢!”到底还是新妇,叶卿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