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君策,隐身贵女》第134-135章因美误子12000+

倾君策,隐身贵女最新章节目录
   沈俊臣冷冷地道:“俊来,我在城西给你置了一处三进宅子,你的两房有孕侍妾已经搬过去,临走的时候,她们将你的衣物细软也带过去了,另外我给你置了一处三百多亩的庄子又两家杂货铺子,今儿我就当着老太太的面把地契、房契给你,这是我最后一次扶持你。
    大房的韦氏、大姨娘、二姨娘都有身子了,今明两年又要添三个孩子,大房的院子也不够住。
    六郎近来吵着不读书,还说你就是个秀才照样做官。我好不容易求了梁大公子指点六郎、七郎学问,可他倒好,尊卑不分,顶撞梁大公子。他是你儿子,我打不得训不得,我一训他,他便振振有词,比你小时候还顽劣,说什么,我是他大伯,不是他爹,不该由我管教他。你就把他领回去罢,没的带坏了我家七郎。”
    沈宝想帮沈宪求情,可沈宪顶撞梁宗卿,又顶撞沈俊臣这两桩事,她都是知道的。老太太将沈宪唤到佛堂要教训一通,他却溜到哪儿大半日都瞧不见人,估摸着老太太气消了,这才又出来,待那时,老太太已经没有说他的心情
    。
    沈宝追着他打了一回,沈宪怎么挨打都不哭,就咬着唇一副恶狠狠又气愤的样子盯着沈宝,沈宝对这个弟弟是一点法子也没有,越打越皮厚,越骂越没感觉。
    沈宝与老太太二人,一个选打,一个选骂,可沈宪就跟滚豌豆似的,管不了半个时辰就忘得干干净净,依旧玩得乐不胜乐。
    沈俊臣又道:“宝儿是二房的嫡女,你现在有家业有宅邸又有官职,将她领回城西沈宅去。二房有家有业,再住大房的阁楼于理不通,上次家里办喜事,来了御史听了这种情况都颇不解,我是无所谓,可我担心你被御史盯上,弹劾你一个无能。”
    沈俊来当即就道:“谁敢弹劾我?我亲家第一个就不会放过他,他们还当是早前那无依无仗的沈俊来。”
    沈宝突地垂下了头:沈俊来还在说亲家,崔家已经退亲了。早前她百般想着如何与崔家退亲,甚至想着早日到崔家迎娶之时,到时候在老太太的谋划下,将沈容往花轿里一塞,彼时她依旧是官宦家的闺秀,可以嫁给董绍安。
    然,计划总不赶不上变化,崔家的退亲,让沈宝无所适从。
    她甚至感觉到府中下人都在指点嘲笑。
    沈俊臣道:“崔家大少爷崔鸣礼的傻病好了,现在进了京城书院读书,近来放了酷暑假,由崔相爷亲自教导,听说才华是极好的,有望今秋高中举人。偿”
    沈俊来立时喜上眉梢。
    老太太一直觉得自己的眼光不错,可人家傻病好了,根本就瞧不上沈宝。头天病后,第二天就上门退亲了,甚至于沈宝失德的名声都流出去。
    “宝儿,你看爹和老太太给你寻的亲事多好?”
    沈宝气恼不已,却不得发作。
    沈俊臣道:“崔家瞧不上四姑娘,在你离京后就已经退亲了,崔家听到了四姑娘在外头的名声,说她刁钻刻薄,不愿再聘为长妇。”
    沈俊来立时像只泄气的皮球,心里的某点骄傲被击得粉碎。
    沈宝一扭身,拉着老太太的衣袖:“祖母,我不要去城西沈宅,祖母,宝儿要陪着你,娘没了,宝儿想替娘承欢祖母膝下,给祖母解闷,给祖母捏腿敲背……”
    沈俊臣睨了一眼,早前潘氏也提过让沈宝回城西沈宅的,可沈宝就当没听见,这回子听沈俊臣说出来,又开始与老太太使惯用的招式,半是撒娇,半是装可怜,也只得老太太吃她这一套。
    “俊臣,不过是御史们问了两句,这就要赶宝儿回城西?”
    “母亲,那里才是他们的家,你若舍不下二弟与宝儿,你可迁到那里去住,若是住得烦了,我再令人接来……”
    “你……”老太太嘴唇一颤,想骂人,却化成气愤的低吼:“这是你亲弟弟、亲侄女……”
    沈俊臣不为所动,“母亲,你初入京城,我的话你听进去几句?我的吏部左侍郎是如何丢的,害得二弟差一点入不了仕的又是谁?二弟与宝儿回他们自己的家住,就算京城一等一的权贵门阀,兄弟们大了,开宅别住的比比皆是。
    母亲想他们,这一年到头的节日多了去,但凡过节,就让他们一家回来说上大半日,吃上几顿饭,若你不放心,你也可以去城西沈宅探望。
    他们有他们一家人,你硬是将人家一家人拆开,这算怎么回事?就算沈宪,这才多大的孩子,主意比谁的都大,顶撞我便罢,更是几番顶撞先生。潘家的私塾先生都不愿再教他,放出话来,再让沈宪去私塾,他就要辞职。
    我们家宏儿入秋后还上潘家私塾,总不能让他一个半大小子在大房里闲逛,他自己也说,我管不得他,他有亲爹管教,别人的孩子能管吗?
    娘可记得,在家乡时,你也曾管过沈氏族里的侄子,不过是训了两回,人家现在还记一个仇恨呢
    。我虽是大伯,到底隔了一层……”
    他说得果决!
    既然置了家业,就当让他们另住。
    他亦受够了老太太的偏心,也受够了沈俊来父子的胡闹。
    沈俊臣道:“二弟拿主意,你若搬过去,今儿,我便将房契、地契都交予你,你若不搬过去,吃我大房、用我大房,也休想让我将这份家业交给你。”
    大房虽好,是他大哥的家,并不是他自己的家。
    沈俊来这些日子有种寄人篱下之感,到了自家的宅邸,他就是唯一的老爷,管着整个家,如果再想弄几个美娇娘回家,也不会有人再管他。
    他一时间心猿意马,想入非非,怎么想都是回城西沈宅的好,有了家业、店铺好好打理着也能过好日子,何况他还是官儿呢。
    沈俊来忙道:“大哥,我搬,现在就搬!今儿就是过来报个信,我这就让人去唤沈宪。宝儿,你也收拾一下,跟我回城西,你大伯说得在理,你有自己的家,怎能再住这里?”
    他打了个揖,等着沈俊臣说话。
    沈俊臣道:“先搬过去,中秋佳节团圆时,我自会把承诺的房契、地契都交到你手上。”
    沈俊来以为现在就能拿到。
    沈俊臣隐隐有种不好的预感,总觉得沈俊来答应得太过爽快。
    沈宝惨呼一声“祖母”似要赴刑场一般抱住了老太太。
    老太太心下泛酸,却又哭不出,只看着这一张娇俏可人的小脸蛋,忍不住地心疼,“俊臣,阿宝还小,就让她住到及笄。”
    “她可不小了,到了议亲之龄。母亲,让她回城西吧,你膝下还有大房的孙女,知事的便有四个,你不喜五姑娘,可宜儿、家薇、家莉也是孝顺乖巧的。”
    老太太见他态度坚决,恼道:“你要赶宝儿回去,连我也一道赶走!”
    沈俊臣轻叹了一声,“母亲也去城西住一阵子吧,若是住烦了,可以再回来,佛堂会一直给你留着。”他轻叹一声,“沈宝的恶名已经传出去,连外头都有人言,说她害死了二太太,我不能因她一人,累及整个大房的姑娘。”
    这,就是他坚持的原因。
    沈俊臣又补充了一句,“像沈宝这样的姑娘,若在规矩重些的人家,早就被长辈下令处死,她是二弟的女儿,二弟严加管教吧。”
    这不仅是他所想,也是潘氏、韦氏所想,这两家对女儿的管教较严。
    沈宝面容微白,大伯在说什么,居然说她这样的就该被长辈处死,他是多厌恨自己,才会说出这样的话,为了让祖母求情,她都说到那份上了,可大伯竟让祖母也去城西沈宅。
    她不要去城西!
    那里怎么也比不得这里。
    在这里,她可以是大房的嫡女般尊贵。
    上回二姨娘的巴掌惊醒了她,她好恨,为什么自己不是沈俊臣的女儿,却偏偏是沈俊来的女儿
    。
    在世人眼里,原来她这二房的嫡女,还不如大房的庶女尊贵。
    沈俊臣不会改变主意了,他嫌沈宝的名声不好,“要我离开,把房契、地契给俊来,我们搬走了,你不会变卦吧?”
    “只要他们不变卦,我就不会变卦。”
    “拿出来,我保证带着二房父子三人离开。”
    沈俊臣道:“我会让李管家带着房契、地契在二门上候着,一出府门就将东西交给他。”他一作揖,转身走了。
    老太太还是偏护着二房,为了沈宝那样一个行事狠辣的丫头,她认不清事实。
    沈俊臣只想二房的人赶紧离开,他心里权衡着,待二房的人一走,他就把早前二房沈俊来夫妇住的院子给二姨娘住,再让沈家薇、沈家莉都迁入阁楼。
    又一个时辰后,李管家来传话,说老太太陪着二房的人坐马车离去了,临走时,老太太收拾了五口大箱子的物件。
    沈俊臣对潘氏说:“将早前二房住的院子改名纤云院,给二姨娘住,先修缮一番。家薇住入漱芳阁,家莉住到漱玉阁。”
    潘氏凝了一下,“老爷,那可是嫡女住的阁楼。”
    “没占着地儿,待老太太再回府,让沈宝住?那是二房的失德姑娘,怎配住我大房的阁楼。待你生了嫡女,再让腾一处阁楼便是,自家姐妹,总比外人好说话。吩咐下去吧!”
    “你怎知我若再生,也是个姑娘?”
    潘氏想要儿子,许是生沈宏伤了根本,至今也怀不上,尤其这两年,调养的药物没少吃,今年更不缺名贵的人参、燕窝之物。
    想说不合规矩,可府里的嫡小姐就只两个,还有一个沈容,人家只想住仪方院,好像对那地方还挺满意,再说仪方院,一般人也不去住,石氏可在里头呢。
    老太太与沈俊来上午离去,下午,空着的阁楼院子就有了新的主人,大姨娘、二姨娘很是欢喜,为她们的姑娘住阁楼觉得体面,忙着指挥着婆子下人收拾移院。
    沈俊臣觉得自己的主意甚好,双喜院空出来了,下次府里办赏花宴、喜宴什么,也有了招待女客小憩之地。
    前院那边,亦设有男子客房,若设宴时就能成为男子小憩地。
    至于二姨娘迁到纤云院,他的想法很简单——占地儿,防沈俊来再回来,对二房一家子,他厌烦了,老太太的偏心他领教过。
    夜里,沈容去了分堂。
    “沈俊来为何救沈宾耽搁这么久?”
    紫嫣面带鄙夷地答道:“主子,沈二老爷还真无情无义,沈大老爷想升官处处谋算,与他相比,算是个好人。”
    好人与坏人,这就得比对,就如沈家这两兄弟。
    她递过几页纸,但见上面写沈俊来离京的原因,他行到咸城,遇到一个美貌寡妇,姓柳,据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