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君策,隐身贵女》第130章师徒之缘

倾君策,隐身贵女最新章节目录
   沈容看着穿过屋顶碗口大的阳光落在自己的几样首饰上,没有半点的异样,就像是最寻常的首饰。
    沐云道:“姑娘莫急,到了正午就能分辩。”
    沈容道:“我嫌这里吵,我去双喜院找八姑娘练字。”
    正要出门,就见画兰立在珠帘门外,“禀姑娘,梁大公子来了,说是受大姑奶奶所托,来给姑娘做教书先生的,大老爷让姑娘去私塾。”
    沈容眨巴着眼睛,早前可没听说,怎的梁宗卿就给她做先生了撄。
    *
    早前几日遇到沈俊臣,说得沈宛与赵硕所托,让他来给沈容当先生偿。
    沈俊臣立时想到了沈宏:“梁大公子去我沈府做先生,能否帮忙教教嫡子沈宏?”
    梁宗卿道:“我与硕王爷相识数载,又是故识旧友,受他之托,教导沈五娘读书识字,我并非日日去沈府,隔三岔五登门指点学业。至于令郎,顺带着指点一二还成,不用让他对我执师生之礼。”
    就算是指点,这也是多少人请不来的大才子。
    沈俊臣令人将私塾收掇出来,梁宗卿来时就入私塾教授。
    待沈容到时,沈宏、沈宪已经在候着了。
    梁宗卿考校了沈宏的功课,沈宪那儿又问了两句,沈宪根本答不上来,梁宗卿笑了一下,推荐了几本书给他们二人看,又对沈宏道:“沈七郎,你可听好了,下次我再来时,你再背不出来,我可会打手板的。”
    沈宏一脸孺慕地问道:“先生每日都来么?”
    “不,一个月少则三次,多则五六次,你不必唤我先生,唤我一声梁大哥即可。我与沈大人讲好,你们不必与我行师生之礼。着实故人诚心相托,推辞不得,我入府是为了教授沈五娘
    。”
    沈容有一个好姐姐,更有一个好姐夫,沈宛远嫁,却托了梁宗卿来教沈容功课,沈容有什么好的?沈宪在心里表达着不满,梁宗卿显然更喜沈宏一些,对他也是淡淡的,梁宗卿问的问题也太高难了些,他才读几书,怎么答得上来。
    梁宗卿指了几则论语小故事,“把这些背熟,我离开前会与你们讲这几段的意思。”
    二人恭敬地坐好,开始读了起来。
    沈容与梁宗卿行罢了礼。
    梁宗卿想到卫国公世子夫人回去说的话,心里就难受得紧,“妾身给大公子求姻缘,出来了一对鸳鸯。”
    卫国公很是欢喜,“好!好!看来宗卿良缘将到啊!”
    世子夫人又道:“是极好的良缘,就是那姑娘太小了些……”
    一问有多小,听婆子一讲,一屋子的人都沉寂无声,片刻后就是一阵大笑声,尤其是卫国公笑得最厉害,就似听到了莫大的笑话一般,可笑罢之后,各人另有表情。
    这分明就是老夫少妻的兆头啊!
    梁宗卿很是好奇,他的心思,连神灵都知道了,还被他继母给捅了出来,现在长辈一提到他的婚事,就是“宗卿,你命中注定的嫡妻尚幼,要不娶两房侍妾。”
    他真想把人的嘴堵上,可那是他的长辈。
    梁宗卿令他的长随小厮、书童取来了棋盘,“先下两局,看你近来是否有长进。”
    “是!”
    沈容先是与沈宛下,沈宛出阁,就与沐云下,沐云的棋艺极臭,还不如她自己与自己下。
    梁宗卿道:“没长进,也没退步。”
    “写几个字给我瞧瞧!”
    沈容盯着梁宗卿那认真的样子,嘟着小嘴,突地想到卫国公世子夫人求的姻缘,一个不忍住就大笑起来。
    惹得沈宏、沈宪也寻声问来。
    梁宗卿恼道:“严肃些,我是你先生。”
    “先生!听说你的良缘还够等,你命中的妻子还在摇摇学步呢。”
    沈宪听到这里,好奇地问道:“五姐姐,你说真的,这是怎么回事?”
    梁宗卿提高嗓门,大喝一声,“都给我读书!今儿背不下来,不许吃午饭!”他一脸严肃地看着沈容,想一样严肃,怎么就严不起来呢,“这是私塾,不许打趣说笑,你再胡说,今儿也不许用午饭。”
    沈容垂下头,想到那诡异的图案,大雄鸳鸯,小小得像只小鸡仔的小鸳鸯,偏太太们就能瞧出雌雄呢,实在太奇特的组合,梁宗卿的小妻子现在到底有多小啊?
    她移到案前,令画兰砚了墨,沈容写了两首唐诗呈到梁宗卿面前。
    梁宗卿看着她的字,比在三月时长进了许多,运笔之间有三分白真大师的风格,“你临的谁的字帖?”
    “我姐姐推荐了白真大师的字帖《三字经》给我,我照着练习的。”
    这是翻印的,许多练字的孩子都在临摹,当年白真大师让这样的字帖流传出来,也是为了给孩子练字用的,更京城官宦人家公子姑娘们习字时必修的字帖
    。
    梁宗卿清楚地记得那上面的每一个字,闭上眼睛就能忆起来,而沈容显然临的不是那本《三字经》,因为笔力的风格与功底与那个不符,那一本是白真大师成名时的字帖,可沈容的字体更趋近年来白真大师的运笔风格,多了一股浑厚与刚劲的气势,稳中磅薄大气。
    “弹两首曲子听听!”
    沈容又取了琴,弹了一首《春江花月夜》,再一首《高山流水》,梁宗卿曾在咸城听过一回这曲子,这不是曲谱中收录的曲子,后来曾听沈宛说,乃是石家收录的曲谱,只有石家人才会的。
    他先是暗暗吃惊沈容小小年纪,就有这等琴技,琴技好练,难的是琴韵也脱颖而出,一首曲子若无韵,便不能动人。
    “不错,我的琴艺有所长进,比三月是长进了不少。再绘幅画来。”
    沈容愕然,“画什么?”
    “梅兰竹菊,岁寒三友,你想绘什么都可以。”
    沈容握了笔,拿笔绘画,她哪会儿,但是看过传统画,这里一抹,那里一点,然后由画兰呈到了梁宗卿面前。
    琴不错,字也算过关,棋虽长进,却也无退步,只是这是画,这是涂鸦吧。
    梁宗卿冷着声儿,“你画的什么?”
    “花呀,我画的牡丹花,先生没瞧出来,是不是很漂亮?”
    梁宗卿问:“你姐姐没教你画花?”
    “姐姐教我描女红图样,没教我拿毛笔画花,姐姐夸我还是很有天赋的。”
    沈宏沈宪两人看到沈容画的牡丹,忍俊不住开始哈哈大笑,“五姐姐,你那像牡丹花么?我们可没瞧出来,有那样像墨团子一样的花。”
    “这是你们不会欣赏!”
    梁宗卿同意来教沈容,也是因为爱才惜才之心,其实教她也挺不错的,只要给她布置功课就行。
    梁宗卿站起身,“站好,先学绘竹,回去后多多练习,熟能生巧,自然就会了。”他又对沈宏、沈宪道:“你们取笔跟着一道学,我不想教几遍,记住我说的绘竹要点,多加练习,自能绘好。”
    他是教沈容的,教这两个男孩,原就是随带的。
    想他梁宗卿,只是受故人所托……
    也许最真的原因,也只他知道。
    他实在不愿意看这么一个好苗子被教歪了。
    他的手很大,能将沈容的小手完全握住,他的声音很好听,两分暗哑,八分低沉,沉稳如镜湖,听到人耳里,莫名地让人觉得安心。
    沈容看着他用力地下笔,再往上一提,一片竹叶就成了,他握着她的手连画了三片竹叶,“你试着画三片。”沈容绘了,“不错,像那回事。接下来是绘竹节。”
    他又握着她的手,一边说要点,一边演示,又让她练习。
    见沈容掌握了,梁宗卿又促住沈宏的手,教他绘竹叶、竹节,甚至还绘了三株完成的竹来。
    他在教沈宏,但沈容也听到他的话。
    梁宗卿发现,沈容的心思可以多用,就是她一面做自己的事,还能留意到身边其他人的事,甚至能将旁边人的技艺学来,这是一种难得的天赋,这也是梁宗卿在教沈容下棋后,发现她竟然偷学了周状元与罗玄朗二人的下棋风格,这二人当时教的是萧二十三娘与罗小蝶,那两位姑娘也是极聪慧,她们学不会的被沈容学了去
    。
    沈宪见梁宗卿教沈宏沈容,却不手把手教他,他提高嗓门:“梁大哥,我没学会。”
    沈宏愤愤地瞪了一眼,跟着大周第一才子,不,他还是天下第一才子,将来自己就会受益,就算没有师生之礼,也是件了不得的美事。
    梁宗卿道:“沈宏,用心练,掌握到要点,就可继续回去背诵。”他握了沈宪的手,教三片竹叶,又教了如何画竹节,“认真练,练几遍就去背书。”
    “梁大哥……你待我们不一样,你教七弟画竹,将整株都教了,让人掌握要点就去读书,可对我……”
    梁宗卿淡淡地道:“你若对我不满,往后不必来。我是承朋友相托之情,来教沈五娘,应了沈大人,对你们兄弟指点一二。一没收束脩,二没收任何礼物。”他是名门公子,不会教书赚束脩。
    沈宏暗怪沈宪多事,梁大公子指点他学问,这是极体面的事,沈俊臣为此特意唤了沈宏教导一番,让他好好跟着梁宗卿读书识字。沈宏道:“我表哥就说你笨,梁大哥要收学生,只会收最聪明的!”
    潘家的公子瞧不起他便罢,现在连沈宏也瞧不起他。沈宪面子上过不去,大恼:“沈宏,你别太过分了!”
    “我怎过分了,过分的是你,无理取闹,着实不行,你可以回城西沈宅,让二叔亲自教导,他也是秀才,教你读书识字还是成的。”
    沈宏见沈宪连最基本的尊师都做不到,根本无法学习,沈宪就不是读书的料,他隐隐又听家里下人们议论,说沈俊来小时候便是这般爱贪玩的。
    沈容好奇地问道:“七弟,二叔回京了?不是说去咸城赎三爷么?”
    沈宏道:“去了这么久,天晓得是怎么回事,出了门也不知道捎个信,到那边一个来回的日子都有,弄不好是带了一万多两银子跑了。”
    以前只当沈宏是循规蹈矩的,此刻一听他说话,方知他心里对沈俊来多有不满。
    沈宪拍放下毛笔,“沈宏,你再说一个字,我就揍你。我爹才不会跑,他是救我哥哥,一定不会跑……”
    沈宏道:“他不会跑,出门有一个多月了,怎至今未归?绑匪给的最后期限是五月十八,若是赎得人,早该回京。”
    沈宪冲向沈宏,正要动手,却被梁宗卿像拎小鸡一样地抓了起来,沈宪悬在空中,手舞足蹈一番,“是不是当我的话是耳边风,这是私塾,你们兄弟拌嘴打架,你要么认真听讲,要么就出去。若想留下,就得照我的规矩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