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君策,隐身贵女》第122章话本子

倾君策,隐身贵女最新章节目录
   萧策厉声道:“赵熹绝非池中物,这些年跟着南宫昶扮平庸,实则最是个胸有成竹之人。周帝居然听信了皇后、淑妃等人的话,要放他回赵国,换赵然为质。”
    赵然是赵国贵妃之子,是赵国国君最宠爱的儿子,这,也许是周帝会同意换质子的原因。有时候,眼睛瞧见的未必就是事实。周帝那么喜欢赵然,为何不封赵然为太子,却要把在大周做了数年质子的嫡次子赵熹给接为国,要将他立为太子,还说什么,“立嫡不立庶”,这种鬼话骗谁去?分明就是赵国国君最疼爱的儿子是赵熹。
    这一夜,注定是个不平静的夜晚撄。
    次晨时,京城便有谣言,说二皇子、九皇子与另一路身份不明的蒙面人交手,两位皇子的亲卫死伤无数,就为了救护下一个“黄桑道长”。
    *
    在种种谣言里,“石美金”父子领着浩浩荡荡的嫁妆往沈府方向移去。
    李管家一路急奔,今儿休沐,赶巧沈俊臣在家。
    “大老爷,石老爷父子上门给大姑娘添嫁妆了,说预备了六百六十抬。”
    沈俊臣连连起身,“快请,着大厨房备家宴款待石老爷父子。偿”
    下人们听说石家来添嫁妆,都聚到二门上看热闹,一抬又一抬的嫁妆从外头抬起来,光是看着抬嫁妆的人那颤微微的担子,就知道里面一定是实打实的嫁妆。
    “石美金”哈哈大笑,“沈大人,这是嫁妆簿子,你且过过目,再把宛儿唤出来,我备了一笔银钱,已经兑换成赵国能使的银票。”
    沈宛到得前院时,源源不断的抬嫁妆下人还在往里走,前院的空地整齐有序地摆放着一抬抬的陪奁,都扎了红绸,或贴了囍字,很是喜庆。
    六百六十抬的舅家添妆,前所未见,这沈宛算是头一遭了,有了此等丰厚的嫁妆,又封了大周“和美郡主”,还有谁敢小窥她。
    石美金拿出一个盒子,“里面是一百万两银票,一万两一张,你且清点一番。”
    沈宛福身行礼,将银票递给身后的沐风,沐风清点后,“姑娘,一百万两银票,一分不少。”
    石美金道:“有一抬只有一块木牌,上书‘嫁妆银钱一百万两’,宛儿,你瞧可合适。”
    这是嫁妆,往后都是沈宛的,将来也可留给她的儿女。
    石美金又道:“赵国国都南城仁和街,一百二十家铺面,其中有六十家店铺,全都是你的;赵都城西五里李王堡、里仁镇万顷良田,共有二十三个庄子,也都是你的。这两处也置成了两抬。”
    一抬放了块木牌,上刻:“赵都仁和街六十家店铺、一百二十家铺面“,另一抬刻着“赵都李王堡、里仁镇万倾良田、二十三处田庄。”
    石美金说时,这三抬就移到了跟前。
    沈宛感佩不已。
    石美金依旧面露宠溺。
    血浓于水,即便她自小与舅父未曾谋面,可她还是觉得舅父亲切,也只有真正的亲人,才会为她做到如此了。
    石美金打开一个盒子,“沈大人,你帮忙点验一番,这是赵都的店铺房契、田庄地契,全都在这儿了。”
    沈俊臣接过,看了一下,越看越是心惊,一整条街做了嫁妆,这是何等大手笔,便是大周首富万家的姑娘出阁,嫡女十万两银子的嫁妆,庶女一万两,这从来都不曾变过,可沈宛竟有二百万两银子的嫁妆,瞧这些房契、地契,处处都是极好的。
    潘氏听说石美金父子添妆,那些地契、房契全都是实打实的,还备了六百六十抬嫁妆,光是一听,就令人咋舌,世人都说“十里红妆”,沈宛却是实打实做到了,没有半分的夸张。
    这次留了石美金主仆在沈府用宴。
    用罢午宴,石美金便问沈俊臣:“沈大人,宛儿出阁,谁背她上花轿?”
    沈宛原有弟弟,可已经没了。
    潘氏忙道:“让我家宏儿背大姑娘。”
    石美金道:“不成,你家这位小公子太小,这新娘子出阁,脚不能沾地,这样罢,就让我家大平背她上花轿,大平是她表兄,也不算外人。”
    没有表兄背上轿的,倒有堂兄背的,可沈俊臣就是长子,沈宛也没堂兄,也只能让石大平背着上花轿。
    石美金与沈俊臣商量了一番,带着儿子下人离去。
    潘倩、罗小鸾等幽兰诗社的贵女陆续登天添妆,在漱芳阁里说些吉祥话,众人听说沈宛失散几十年的舅父添了二百万两银子的嫁妆一个个惊得目瞪口呆,有羡慕者有之,有吃惊者有之。
    次日,赵硕上门下聘,一百二十抬,也都是实打实的。
    潘氏与大姨娘忙得脚不沾地,要将所有的聘礼、嫁妆拢到一处,还不能乱了,又要定出嫁妆时如何走,皇家赏赐照例要走到前头,然后便是最体面的嫁妆,石美金添的六百六十抬都是好的,也要合在其间。
    五月初一要催妆,赵熹遣了几个交好的后生来沈府漱芳阁下催妆嬉闹了一番,沈家得照矩打发些银票封红,众人分才嬉笑着散去。
    *
    五月初二,一过子时,石妈妈就将沈宛唤了起来,开始沐浴梳妆打扮。
    沈容带着沐云、伍婆子、画兰过来帮忙。
    辰时一刻,沈宛被石大平背上花轿,她一上轿,陪奁就开始出了,浩浩一千零六十抬的嫁妆,前四百九十抬,后五百七十抬,像望不到头的长龙。
    百姓们看着那长长的陪奁,在皇家赏赐之后,跟着的是“嫁妆银子一百万两银”、“田庄二十三处,万倾良田”、“赵都仁和街一百二十家铺面、六十家店铺”。
    “这是谁家的姑娘出阁,好大的手笔!”
    “是礼部左侍郎沈大人的嫡长女,皇上新封的和美郡主,皇上下令,以郡主之礼和亲赵国硕王爷为嫡妃。”
    “我可听说赵国硕王爷只备了一百二十抬的聘礼,这么多,走了两个时辰还没走完,沈大人哪来这么多钱。”
    “你就不知道了吧,听说这位沈元娘有个失散几十年的嫡亲舅父,原是个海外商人,极其有钱,给她添了二百万两银子的嫁妆,一百万两银子,又有良田、店铺,还有六百六十抬陪奁,那紧跟皇家圣物之后的三抬,全是他给添的。”
    桂花茶楼上,沈容近午时,收到梁五娘几人递来的信,约她到桂花茶楼一坐。
    杜元娘看着楼下围观的百姓,忍不住倒吸了几口寒气,这石老爷添妆还真是奇特,大手笔的添妆,大手笔地另给了一百万两银子做嫁妆,便是嫡亲闺女也没这么干的,据她们探来的消息,这石老爷可是有儿女妻室之人,他这么做,他儿子就乐意?
    梁五娘轻声问道:“我和杜元娘听说了一件趣事。”
    沈容傻傻地问道:“甚么?”
    “说你们沈府闹鬼……”
    沈容凝了一下,摆了摆手,“别听旁人瞎说,你看我,不是好好的。”
    年轻女孩子,都有爱听八卦的事,尤其喜欢听这种离奇的八卦。
    沐云不动声色。
    画兰垂首,姑娘不说话,她就装不知道。
    杜元娘道:“我们是听幽兰诗社的贵女传出来的。”
    梁五娘道:“我们与罗家是世交,是听罗家姑娘来我家时说的,说你舅家祖上有人飞升做神仙,你娘过世后,得他点化,就成了冥仙。你娘舍不下你,就求了阎罗要留在阳间陪你三年,还听人说,你祖母要刁难你,惊了你娘的魂魄,附了你祖母身边服侍丫头的身……”
    下人们不敢提石氏的、李氏、沈宽三人的死因,但他们对这鬼神之事很是敬畏。
    沈容微微蹙眉,抬头望着沐云。
    沐云道:“五姑娘,肯定不仪方院的人传出去的。”
    画兰肯定地点头,“上回画菊把干娘的事告诉了大厨房的管事婆子,干娘就罚她顶了三天的水盆,画菊现在嘴也紧了,她不会说的。”
    伍婆子无儿无女,沈容便做主,让画兰画菊认了她做干娘,也算是彼此多个依仗。伍婆子白捡了两个干女儿,对她们管得极严,但凡行差踏错先是训一通,再顶水盆。
    杜元娘道:“我可不管你们沈府谁说的,我们就问你,这事是不是真的……”
    沈容眯着眼睛傻笑。
    杜元娘急得不成,“难道是真的?”
    梁五娘道:“你傻啊,你没瞧她傻笑,这不就是承认了。”
    沈容不解地问:“你们想说甚?”
    杜元娘哎呀一声。
    梁五娘急切地道:“我就与你直说了吧,社长、两位副社长都听说了消息,昨儿她们递话给我,让我来问问你,我不是贵一组的组长么?听说你娘带你去逛冥府了,你见着了好些有趣可怕的事。你知道,我们社长是女道,她是发愿终身不嫁。”
    万三娘是道士!
    这大抵是沈容听到最离奇的事,她还在奇怪为甚万三娘这么大年纪还不出阁,人家是出家了啊。
    杜元娘道:“社长一年穿女道服的次数只几次,开社日、关社日,还有就是遇初一十五、清明、中元节,旁的时候都穿随常衣袍。”
    梁五娘轻斥杜元娘道:“你越说越乱了,我们在说正事。”
    杜元娘止了话。
    梁五娘道:“社长最信神佛,她说你既然游过地府,让你把自己所见讲出来,我们桂花诗社要出一个《地府游记》的话本子。”
    沈容的下巴快要惊掉了,张大了嘴合不上。
    就连沐云画兰二人都像听到了最离谱的事。
    沈容问:“不会吓人吗?”
    让她写《地府游记》,那里有甚好写的,这万三娘竟能想出这样的主意,沈容满脑子都是《聊斋》,不由得心下发寒,她不惧恐怖故事,可其他人也会喜欢?
    梁五娘道:“怎会是吓人?社长说,那段贪官死后在地府被罚喝银水的事,就很有劝导世人的作用,所以一定要写出来,可以起到劝化世人从善,如果那些贪官知道生前贪多少,死后就要喝多少银水,一定不会再从恶的。社长让我们来做你的工作,你也不动笔,你只需要把你所见写出来就是。事成之后,一定会厚赏。”
    杜元娘道:“社长发了话,如果我们贵一组需要人手,她派万十七娘会襄助我们,帮着圆润词句,争取在中元佳节前这书就要上市。”
    中元佳节……
    好恐怖的日子。
    沈容吐了口气,还以为是什么大事,她们原来说这个,“我试着写,拉了沈八娘一起写,初稿给你们,圆润、修订就由其他人来做。”
    梁五娘道:“你需要什么只管开口,贵一组所有姑娘都会辅助你。”
    沈容凝了又凝,她没去过地府,但是去逛个鬼城丰都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