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凰盟》第五卷天下上卷第183章冠冕堂皇[2]

凰盟最新章节目录
   堵四肆,公六堵三肆;王钟馨各六十四枚,公各四十八枚;女乐总计二百人……”
    “礼单在此。”
    眼见李老带人跪在下首。
    若敖子琰轻“嗯”了一声。
    声音威严,隐隐已有了一国之尊的威严,就连曾国使者都无不感觉仿佛在觐见过去的楚王,无不陪着小心和讨好,生怕因为礼单上的贺仪而令他心生不悦。
    然而使他们心存敬畏的不仅仅是若敖子琰,更是他身后那柄王剑。
    王剑置于男子身后的青铜虎座之上。
    其鞘饰昆山之玉,鳞鳞波光,其柄镶随侯之珠,熠熠生辉。
    王剑霸道,锋芒难掩。
    此剑本为楚君佩剑,如今却在若敖子琰手中,其意不言而喻。
    “楚公,我国曾侯还特为楚公及女王各制一冕。”
    使者暗自收回目光,李老示意曾国工匠托着二冕,随他一同上前。
    赵德大步走下去,接过覆盖着丝帛的铜盘,又大步回到若敖子琰面前跪了下来,高举着托盘:“公,请一观。”
    若敖子琰淡淡道:“赵德,举高些,本公看看。”
    “诺。”
    赵德跪地,将王冕高举过头顶。
    若敖子琰的大手伸向那兽耳铜盘上的两顶王冕,轻轻一揭红绸,所有人惊异好奇的目光也都跟随着附着在这两顶稀世王冕之上!
    迎着那一双双惊异的眼,若敖子琰难得笑道:“这双冕,本公看去并无二致。”
    李老笑道:“双冕虽无二致,却有尊卑之分。”
    “噢……怎么个尊卑之说。”
    若敖子琰道。
    知道该自己露一手了,李老上前侃侃而谈:“古有大禹收九牧所贡之铜铸国之重器,九鼎,可见铜之贵重,举世无双;而金银只为贵族装饰之物,二者贵贱立分。公当如青铜九鼎,坚若国家基石;王当如铜上涂金,尊比庙堂礼器。”
    “公,请再看!”
    所有的目光更露出惊异之色,随着李老的手落在这两顶特别的王冕之上:“此冕顶部,以一飞冲天的九尾金凤代替惯有的冕板样式,其后九尾下垂,正好悬挂九旒,而金凤上托天河玉带,下踏玉衡,代表凤翔九天,上承天帝,下率臣民。唯考虑到冕的重量,主体冠座绣以九雏,祥云,代表凤引九雏,百鸟朝凤。前后九旒则以黄铜珠间黄玉串之,有如金玉之声,铿锵其鸣。”
    指着青铜金冕,李老又精心介绍着冕上每一部分的设计由来,几乎说的舌灿莲花,令前来的曾国使者和工匠们都为之侧目,惊叹。
    所有跪着的人知道这个时候须接着这个话茬赞颂了,却又知道这时候任何语言都不足以赞颂,包括曾国工匠和使者全都露出又是赞叹又是羡慕的目光望着若敖子琰。
    相继跪了下来:“恭贺楚公!”
    就算此时真正浮出喜色的只有李家四子及李老的那些坚定朋党。
    无论是因为李老牵桥搭线还是曾侯主动献冕,作为第一个引荐曾侯站出来支持若敖子琰称公的人,而且曾侯还送来了如此意义非凡的礼器,可谓楚国内各大属国向若敖子琰释放的一种认可的态度。
    这于如今的若敖子琰:意义重大。
    过去这些时日不敢正视若敖子琰目光的那些眼睛,这时都第在一时间将目光迎向若敖子琰。
    美名曰为“迎喜”。
    王尹看着金冕更是第一个跪地称颂:“下臣今日观此冕,才知何为“冠冕堂皇”!”
    屋中人皆盯着铜冕。
    目不转睛。
    皆叹:“鬼工雷斧,难以形容一二。”
    “曾侯对公之心,可谓一片赤诚,日月可鉴!”
    若敖子琰眼看赵德手中托着的新冕,佩戴着玉琮的拇指,按压在青铜冠上,刚硬不曲,大手划过九旒,黄铜黄玉相击,“叮叮咚咚”脆响,不自觉就想起他送出的那一顶已被他摔坏的纯金凤冠。
    虽有金玉外在。
    却无强硬内在。
    “请公一试尺寸!”
    李老一笑,使者上前托起铜冕。
    “嗯!”
    若敖子琰低头。
    任由赵德接过,亲自服侍加于白玉冠上,意味加冕。
    赵德笑赞:“李老与曾侯果然尽心,这铜冕尺寸重量正好!”
    众臣也交口称赞,山呼万岁。
    于是很快众人便将令人不快的左史很快抛诸脑后,若敖子琰更是头戴铜冕行走于大殿之上,一身权威更盛,隐在九疏后的目光更加莫测。
    每有人见到便如骨牌跪下,俯首山呼:“恭贺楚公!”
    “喜得宝冕!”
    正襟坐回到王座上,面对各位臣子,若敖子琰淡淡说道:“李老办事向来练达,也为本公准备一份赏赐,着大典之后赠予曾侯吧!”
    “是,老臣定会用心挑选,感谢曾侯一番美意!”李老应到。
    若敖子琰又道:“时间仓促,大典诸事繁多,就有劳各位费心了,一定要好生款待各国使臣,切不可慢待!”
    “能为楚公效力,是吾等份内之事。”
    王尹等人眼见若敖子琰似是满意了,提着的心脏终于放下,与李老低头相视一笑。
    若敖子琰对于主动承办此事的李老也回馈了他的嘉许:“本公听闻此次收复郢都,李尹之子,李骊极力游说刘都尉,方能里应外合平定内乱,安定都城。李骊之功,本公记下了!”
    “小儿嘴上之功不敢与楚公武定四国之功,相提并论,不过为了我大楚安定,略进绵薄之力。”李老垂首谦逊的又回了一顶高帽,然后稳稳托起铜冠请他一试重量尺寸。
    李骊也适时推辞了一番,终于换来若敖子琰的两丝目光:“谁有功,谁有过,本公都记在心里呢!不用谦辞了!”
    李骊激动道:“楚公圣明!”
    临行前,李老再度小心的请求道:“楚公,老臣有一子侄还在城外等候多日,特请楚公恩准其入城探亲。”
    “他叫李臣对吧?本公记得今年北伐之时路过申城,而他是一个得力的县尹,车马粮草准备无不充分,甚至就连接下来时日的天气时令也提前命人观测,对我军作战大有益处!”
    若敖子琰看着他道。
    “楚公盛赞,李臣少时父母早逝,一直养在老臣膝下,知道他本性木讷,至多勤勉罢了。”李老老老实实的答道。
    “可惜很多人就连“勤勉”二字也做不到。”
    “本公才如是操劳……”
    若敖子琰轻抚着脱下的铜冕。
    似在思考,又似只是单纯的心理施压,直到过了很久李老那双半弯的膝盖都快要撑不住了:“我等定竭心尽力为朝廷办事!”
    “好了。”
    他才大手一挥:“齐达,找个时间出城去宣诸位县公入宫,本公正好有军国大事与各位县尹相商!”
    李老顾不得腿酸,直接喜极跪地。
    “多谢楚公!”
    命赵常侍草拟诏书,宣布将奖议讨伐越椒及北伐二战所有将领,并透露明年他将要南征吴越之地的意图,让群臣回去拟出一个奖议折子和奏议禀他议定,并当朝奖赏了曾国使者和工匠百金和丝绸。
    众臣喜形于色,明白这代表若敖子琰施于众世卿的第一步考验已经通过。
    “欲取北方,先定南方!”
    “只有一场没有后顾之忧的北伐才能在十年之期内完成……”
    “诸位可明白本公用心?”
    对于吴越的征伐,若敖子琰早就有所计划,如今不过是提前拿出来让群臣商议,然后看看,军中还有哪些人反对他,然后一一拔出……也让军中的其他不安分的家伙有事可做,而不是把余力发挥在别的上面,整日探听着不该他们打听的事情。
    “诺!”
    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李老会在这一场政治风暴中,明明被废了右手,却又再度有了隐隐被起复的势头,甚至重获君心,比之往昔更得重用。
    众人鱼贯出了议事殿后。
    王尹,赵侯等人对李老那是真心佩服到五体投地,论揣摩人心,逢迎讨好,李老论第二,没人敢论第一。
    “右尹,果然高招啊!”
    “一招赢回君心。”
    “还为我等赢得奖励。”
    “老夫还有下一步棋,诸位要不要一同跟进?”李老走在前面,左手折了一枝枯叶,微笑道。
    众人一路浩浩荡荡穿过渚宫议事殿。
    赵侯第一个看向他。
    “何棋?”
    “女王身体不堪重负,不仅不问朝政,如今更是沉荒诞不经,悬牌拒谏,沉湎歌舞,快赶上荒淫无度的周幽王,我等不该为我国另择明君?”
    李老笑道:“这不才是我楚国世卿共治之道吗……”
    “哈哈哈……”
    “李尹,所言有理。”
    ……
    夜色深沉,眼见各家欢天喜地的离开,掌下抚摸着冰冷的铜冕,若敖子琰仰靠在虎皮铜靠之上,知道这一次他终于肃清完毕郢都内部各大世卿的各种反对的声音,剩下的只有……
    若熬子琰幽深的目光远远投向城外及更远的北边,齐达会意说道:“城外的王卒和各地县师尚算安分,等我们将这些县师也牢牢掌握,就算欧阳这边不肯交出兵权也不足为惧!”
    说完这些,齐达面露忧色。
    “不过齐达最担心的还是宛城那边……孙侯已经几次去信前来询问都城安危,若让孙侯知道国中之事,只怕还会再生变节……”
    若敖子琰什么都没有说,只是高居在主位,收回目光落在匆忙进殿的赵德身上:“今天侧殿里发生何事?”
    “是……是夫人把咸尹庭杖了……”
    赵德跪在地上紧张的答道:“不过打也就打了,夫人还……还命人在宫门前挂了一牌子……所以朝臣们就闹起来了……”
    “不过老奴已经将人送回府上安置了。”
    “想来太师定会理解。”
    一阵风吹了进来,吹拂过男人的面颊,吹过他的衣袍,座上的男人隐于珠帘之后,半晌无语,只有黑暗将他彻底的吞没。
    赵德眼见风越来越大,连忙奔下殿要命人关上殿门:“哎呦,起风了!”
    “关门,快关门!”
    “你们这些没眼力见的家伙,莫冻着主公!”
    可是一个声音在身后响起:“摆驾!”
    赵德后知后觉的回头……
    ……
    冷冷清清的和宫,除了守卫的禁军立于宫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