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来望思》第一百七十五章狂飙突进霍冠军7

归来望思最新章节目录
  
    qu 弄虚作假的事情咱爷们不屑于干,少在这儿埋汰人。
    赵破奴也不高兴:“就跟谁愿意把军功分给你一样,你倒好,不领情就算了,还反咬一口。你闹什么闹。”
    李敢脸红脖子粗的道:“你个鸟人,你才是狗,你们全家都是狗,别以为你当了……”
    赵破奴是个老实人,没有这些骄兵悍将的矫情,但火被拱起来就不一样了。拱手朝东边道:“我自幼年流浪于匈奴,后归汉从军,皇帝赐我名为破奴,从此舍生忘死,不敢辜负破奴之命,今以微薄之功,蒙皇帝恩泽,封我为从爆候。岂是你这欺世盗名之辈,能够随意侮辱的。多说无益,拔剑吧……”
    李敢本来觉得是有点说错话了,好歹是同袍兄弟,咋能一言不合就骂人全家,但被赵破奴一句欺世盗名刺中痛处。当时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伸手扯出长剑便斩。赵破奴不甘示弱,一个闪身躲过锋芒,随即贴了上去。打了个花团锦簇。
    霍去病都懒得管,拿着舆图,拉着雪晴就往外跑。管你们人脑子打出狗脑子。关我屁事。
    还没七八天呢,前来支援的汉军开始络绎不绝的抵达京城。连带大批的人牙子,牲口贩子,来了好多。
    每天抵达的汉军至少是几千上万,没过多久,九卿之一太仆公公孙******,大汉杅将军,御赐合骑候爷公孙敖也到了。
    公孙敖和霍去病的关系有点纠结。关键是差了辈分儿。他爹公孙贺,早年武帝还没上位的时候,就已经是太子舍人,正经儿的老班底。打过仗,立过功的。当前在武帝大力发展马政,以建立汉军对匈奴的战略优势的时期,公孙贺出任太仆,掌管全国马政,可见重用。以后这货还会当丞相。武帝还赐婚这小老头和卫子夫的大姐结婚。生了个小孩叫公孙敬声。
    这公孙敖,是公孙贺早年在老家生的孩子。虽不说被后母欺负(因为年纪也差不多大),但也总不着家。武帝打造自己的军事班底的时候,公孙贺便将大儿子送到了建章营,和卫青混在了一起。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讲,卫青是公孙敖的小舅舅。
    当年陈阿娇和他娘还在的时候,恼怒卫子夫得到皇帝宠爱,便将卫青从建章营抓走,准备带到野外去杀了。谁知被公孙敖一不小心发现,二话不说带着一票兄弟就冲上去把人救下来。
    从此小舅舅和大外甥,就成了生死兄弟。卫青富贵以后,有好事儿总不忘兄弟,公孙敖也一如既往的挺他。
    上一辈乱了,下一辈就蒙圈了,雪晴和霍去病该叫这货什么呢?叫叔叔?他的亲弟弟是咱们的表弟。叫兄弟?人家一大把年纪,还和卫青称兄道弟的。这事不好弄啊。
    霍去病还是恭恭敬敬的拱手道:“将军。”
    公孙敖哈哈笑道:“哈哈哈,去病好样的,朝野上下美名远播。皇帝甚是高兴呢。”
    瞧这货,一来就摆老资格。霍去病相当无奈:“将军请大帐详谈吧。”
    与公孙敖同时来的,还有一个朝廷的代表,不知道叫个什么,是来列席战前部署会议的,但并不会跟着出战,保障两位将军的绝对指挥权,但在战前,还是要负责协调两方关系的。
    军事会议极度保密,只有三个人列席,并无书记人员。李敢负责带人保障了会议的顺利举行和绝对安全。
    会议一共进行了三天。三方对霍去病的计划并无意义。两军分开行事,各行其是,确保了不会有利益上的纠结,很难发生分歧。这一点公孙敖是比较满意的。毕竟这次过来,皇帝也不地道,根本不说谁来统揽西部战线全局,只让两个将军相互配合。
    三方对出兵的战略做了详细的安排,霍去病秘密从大漠运动到焉支山以备,出其不意的往南进攻。而公孙敖所部,沿着上次的路线大摇大摆的开进河西,负责吸引匈奴人注意。出兵之后十五天,在焉支山以西会师,同时对诸王主力发动总攻。
    但公孙敖还是留了个心眼,提出了两个问题,作战方略一旦约定,上报给皇帝就是军令了。时间地点必须遵从违者就是死罪。公孙敖指出,如果路上受到匈奴各部集结的主力前来阻挡,以致于主战场从焉支山转移的河西部落的话,那么不能以既定方案会师于焉支山西部,就不算是违反军令。
    霍去病基本同意公孙敖的看法,如果匈奴主力往东移动,那么,霍去病见势不妙,自然会追上来,把主战场往东边靠,和公孙敖左右夹击匈奴主力。霍去病表示,决战的地点是在匈奴主力所在的地方,这取决于匈奴主力的动向。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