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侠寻宋记》第四回猫鬼传奇(33)——痴父腐女

超侠寻宋记最新章节目录
  
    』,
    ☆☆☆
    下朝后,赵顼没有心思用早膳,而是直接回了御书房。彼时他还在为京城的火灾忧心,此时心情却突然变得大好。
    要问为什么?
    还不是因为那位福宁宫的管事宦官,紧赶慢赶地回到了宫里。其实皇帝上朝前,李宪就先得着信儿了,一听说回报的消息大好,他自己就偷着乐了半天。
    等回到福宁宫的御书房,皇帝就立刻宣见那个派出去的宦官。
    这个宦官虽然一开始没能跟的上剑肆,但为了丰厚的赏赐和大好的前途,他执着的如同鬣狗,一直守在开封府。一接到剑肆从城西传来的火警消息,他就跟着捕快们一起赶到了石头村。火场早被五番控制起来了,他只是远远看着好像是蓝元霄和剑肆起了争执。
    待与皇帝汇报时,从在开封府蓝元霄如何惹恼神捕,被连拖带拽的带走,再到火场里两人大打出手,都被他添油加醋的讲了出来。
    见陛下嘴角带着隐隐的笑意,宦官更加卖力,说得是声色并茂,仿佛一切就发生在眼前:蓝元霄被打的鼻青脸肿,满头是血。挨了打再也嚣张不起来了,跪在地上乖乖听着神捕大人一阵训斥,说什么“替官家和太后管教一二!”
    李宪就差当场拍手称快了。
    宦官道:“蓝元霄最后是被人抬上车的,身上都是血,微臣看得真真切切!”
    李宪问:“蓝元霄现在人在何处?”
    “他上的是潜火军‘五番’的医车,说是被神捕大人送去了角门营!”
    赵顼面上绷着,心里却觉得极是解气。他清了清嗓子,道:“这次差事办得不错,下去领赏吧!”
    “诺!”宦官满心欢喜地答道。
    待人退下,李宪赞道:“王大人的办法真是绝妙!这才不出一日,就让蓝元霄这个酒囊饭袋现了形!”
    赵顼道:“朕听说那神捕剑肆素来狂傲,但眼中却不揉沙子,更见不得蓝元霄这种小人,看来朕要好好赏赐他!”
    李宪道:“主子,神捕大人办事如此得力,不如继续让他当这个‘救火官’,好好调教调教姓蓝的臭小子!”
    赵顼心道:蓝元霄简直成了母后的心尖尖!那日他前脚出了宫,后脚母后就派人来传话,说是许了让蓝元霄御前听差,却是借给朕差遣的,以后不管朕是颁旨意、还是下口谕,都要她老人家先点头许可,才能放行。这次蓝元霄在外面吃了苦、受了罪,回到母后跟前哭诉,岂不是再叫出来一次就更难了!李宪的话倒也不错,不如趁蓝元霄受伤回不来,将计就计……倘若将来闹出点什么事,真的惹火了母后,神捕是二弟的人,这账也要记在二弟的头上!
    他沉吟了一下,道,“蓝元霄救火有功,责其继续督导救火事宜,整顿潜火军。”最后淡淡加了一句,“仍由剑肆监管!”
    “主子圣明!主子……”
    赵顼瞪了李宪一眼,道:“快去宝慈宫传朕口谕,请母后应允!”
    “诺!”
    白天过去,克里斯还在呼呼大睡,对别人的“良苦用心”全然不知情。
    日夜交替,一晃过了三四日。
    黑夜来临,开封府的大牢静得让人害怕。这是一种比孤独的静谧更加让人觉得阴森的岑寂。死一般的寂静弥漫在牢房内,很少有新来的囚犯能忍受的了。
    不过,这次却来了个特例。新到的犯人却很喜欢这份静,他觉得似乎这里可以让自己沉下心,说不定还能写出新的曲子来。
    忽然传来锁和插销的吱呀声,接着是开门声。牢房里的脚步声逐渐变大,能听出不是一个人的步子。片刻后,烛火照亮了牢房的墙壁,有人停在了牢门口。
    一个粗哑的嗓音道:“小丫头,我们是看着你一片孝心,才破例让你进来送饭的!”
    另一个狱卒一边打开了牢门,一边吆喝道:“所以,你快着点啊!”
    “小女省得!”接话的是个稚嫩的声音,“这点心意不成敬意,两位大伯打点酒吃!”
    “哈哈,怎么好意思?”粗嗓子的狱卒接过银钱,手里举着的灯笼,照亮了女孩的脸,“你这娃儿倒是懂事……”
    小姑娘不过十三、四岁模样,圆圆的脸蛋,还有些婴儿肥,两边脸颊上生着许多雀斑。不过她说话办事倒跟个小大人一样,分外机灵乖巧。
    “我爹不过是个琴师,从没做过坏事,也没吃过这样的苦……”她说得委屈可怜,眼泪也跟着掉下来了。在幽暗的大牢里,微弱的烛火映衬下,那几滴泪珠显得格外刺眼,“还请二位多多照应我爹爹!”
    举灯的狱卒觉得小姑娘可怜见儿的,劝道:“小丫头你放心,神捕大人交代过了,这才把你爹放在这处。你看周围没有别的犯人,不会有人欺负他!”
    另一人道:“就是牢饭差点,我们这不也让你把饭送进来了吗?赶紧进去吧!”
    小姑娘点点头,抹了泪,提着食盒走进牢里。
    她慢慢地走过去,以探索的目光,在牢房里扫视了一圈。
    墙顶头有一扇小窗,月光透过栅栏射了进来,照亮一方之地。可以借着月光看清,地上铺着一张草席,席子前摆着一双布鞋,一个人面朝墙侧卧着,看不清是睡着,还是醒着。
    小姑娘轻唤一声:“爹,女儿给你送饭来了!”
    身后传来关门声,门锁“哗啦”一响,狱卒嘱咐道:“一炷香的时间啊!”
    两个狱卒便原路折返,离开了。
    听着脚步声远去,小姑娘弯腰跪坐在席子上,催促道:“人都走了,爹你还不起来!”
    宗喆从席子上一下坐了起来,搓了搓手,问:“乖晴儿,给我送啥好吃的?”
    小姑娘把食盒递了过去,他打开一看,道:“胡萝卜炒豆干、清炒菜心、炝莲菜……怎么都是素的?”
    晴儿道:“爹,你平日不是总嫌这个请、那个请,早厌倦了大鱼大肉,在家晴儿也是给你尽量做素食的!这才进了开封府大牢没几日,就嚷嚷着要吃肉?”
    “哎,人就是这样贱,什么没有稀罕什么。吃不着肉,才想着馋肉了!”
    “哦,下面那层还有蒸蛋!”晴儿看着自己爹爹的脸愈加显得瘦削,有些心疼。想了想,“那我明天给你做红烧肉可好?”
    “好!”宗喆拿起筷子,便开始享用,扒拉了两口:“还是闺女的手艺好,这开封府的牢饭一顿就够了!”又吃了两口,他再问,“对了,放火的人抓着了吗?”
    晴儿并不回答,嘴撅得老高,两只手也交叉抱在胸前。
    “问你话呢!”
    “没有!”她气鼓鼓地说,“还不是怨爹,关键时刻非去救什么琴谱。让我一个人去追,半路跟丢了!”
    “那些琴谱中有赵耶利的高徒公孙常的琴谱,且是孤本,没了太可惜!我舍不得、舍不得啊!”强烈的感情让他的声音具有了一种非常深沉的颤音,他的眼睛不由自主的湿润了,停顿了良久,宗喆才道,“人跟丢了就跟丢了吧!”
    “哼!”
    “生气了?”宗喆边吃边道,“古话说的好,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虽然人没追上,可成了另一件事!”
    “另一件事?”
    “你追出去后,我在避风处生火,一心想着救那几本琴谱。”
    晴儿的揶揄带着几分疼惜:“爹一见琴谱,就跟痴傻之人没两样,怕是把命搭进去也不后悔!”
    宗喆倒是一副满不在乎,继续讲下去:“爹压根顾不上有人靠近,偏偏被几个开封府的捕快撞个正着,本来想把他们都放倒了,但转念想想,不如将计就计去探探开封府的口风,看看他们都查到了些什么。他们押着我经过一处云梯,就见几个大官围着云梯,一个个巴巴地往上看。我竖起耳朵一听,说什么他们想要求见‘特使小蓝大人’。你爹的运气就是这么好!我一阵窃喜,偏偏碰上了他,这不是跟天上掉馅饼一样吗?”
    “当真是他?”
    宗喆咬了一口馒头,道:“那还有假?”
    晴儿暗道:爹还真是狗屎运好。她忽然催促问道:“爹你快说说,那小蓝大人是否生得真如传闻中那么美?”
    “没错没错,姿容既好、神情亦佳!”
    “姿容好、神情佳这种大而不实的话,晴儿怎能判断出到底生得如何嘛……”她插话问,“你就说跟慕容哥哥,还有秦韫哥哥比,他当作如何?”
    “较之‘菡萏仙子’自然逊色,但比‘凡尘公子’有过之、而无不及!”
    晴儿嘘叹了一声,道:“那也是天下数一数二的样貌了!”
    “除了容貌之外,他似乎与传闻中不太相符……”宗喆略微回忆了一下,道,“他不但不去见那些大官,还跑到白帐子里去救人……等我见到神捕大人,立刻计上心头。听闻剑肆最痛恨纵火犯,于是我故意惹恼他,然后引着他们往白帐子那边跑。我当时就想着上演一出苦肉计,好混进白帐子里,让那位小蓝大人给我治伤,再伺机接近。谁知小蓝大人不但救下了你爹,还跟剑肆闹将起来。”
    晴儿见爹爹说这话时,眼皮轻轻抖动,透露出他的激动。心道:好生奇怪!爹只有在谈论与音律曲戏相关之事,才会露出如此的专注的目光。
    “机智如你爹,偏偏就‘让’这位小蓝大人救了一命,以后再见他就有了名正言顺的借口!”他叹了口气,道,“晴儿,你知不知道最初爹接着这个任务时,简直为难死了!你说他一个内侍,让我怎么接近?”
    晴儿嘟起嘴道:“有甚难的,进宫挨一刀,不就成了!”
    这话让正吃了一口豆干的宗喆呛得咳嗽起来。
    晴儿见爹爹急着说话,补充道:“反正爹已经生育过了,骟了也没啥啊!”
    “咳咳……咳……”抚平气息,宗喆骂道,“你这丫头,胡说什么!”
    我又没说错!晴儿吐吐舌头。
    “总之,我跟他约定了,等我一出去了,他就到瓦子里来找我!”
    “出去?”晴儿斜睨着他,“咱家制琴的作坊跟那油作坊几乎同一时间开业,神捕大人早晚对爹你起疑心,要出去?我看难了!”
    “嘿!你这臭丫头还没嫁人,怎么胳膊肘就往外拐,向着外人?”
    “神捕大人智勇双全、威震天下,晴儿自然十分敬仰。而且他断然不会像爹这般胡来,玩物丧志、因小失大!”
    臭丫头变着法儿的数落我。宗喆带着诡异的微笑,故意压低声音问:“你这么迷那个神捕,可知我在牢里听到了什么?”
    晴儿诧异地问:“什么?”
    他放下手中的筷子,曲起两个大拇指,面对面地并在一起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