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世皇朝》第七十八章就是要乱

永世皇朝最新章节目录
   其实在宜妧听见女仆的议论之前,代雍的妻子就已经去世了。宜姗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葬礼都过去三个月了。
    代雍的妻子不是病死的。她在回老家探亲的途中遭到刺杀,刺客是上今城的反叛势力雇佣的。当时代雍本该在车上,但是在出发前代雍收到了韦续的信,韦续让他去里弥城替他主持一场会议,所以他就没跟妻子回老家探亲,而是乘坐另一辆马车去了里弥城。
    上今城的反叛势力为什么要刺杀代雍这个上今城市长呢?
    答案很简单,代雍一直在打压上今城的反叛势力。韦续为了激化反叛势力内部的矛盾,故意只提拔里弥城反叛势力的人,以及愿意臣服于里弥城反叛势力的人,还刻意打压上今城反叛势力的人。而负责打压上今城反叛势力的人,正是代雍。代雍加入里弥城反叛势力的事,只有里弥城反叛势力的高层知道,上今城的反叛势力是不知道的。如果上今城的反叛势力知道是里弥城的反叛势力在打压他们,他们肯定会直接对里弥城的反叛势力首脑动手。
    刺客都逃走了,没人知道是谁杀了代雍的妻子。但这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的事。上今城的反叛势力已经被打压的很惨,甚至惨到用不着去嫁祸的地步。所以除了上今城的反叛势力之外,不可能有人对代雍和他的家人动手。
    韦续没想到自己的决定会给代雍带来如此大的危险,他想给代雍写信道歉,鼓励他振作起来。可还没等他给代雍写信,代雍就给他写了一封信,信上只有一句话:忠君未得终,此番必如愿。
    这句话从表面上看,意思是代雍在上一次向韦续效忠的时候,没能追随他到最后,但这一次他一定要追随他到最后。但它的实际含义却是,我在向你效忠的时候没能追随你到最后,但是我一定会追随国王陛下到最后。
    韦续把这封信转交给麦尔,麦尔很是感动。他不知道该如何补偿代雍,因为代雍正在扮演一个尸位素餐的角色,没有任何值得奖励的地方。如果他现在设法补偿代雍,肯定会引起反叛势力的怀疑。所以在叛乱没有平定之前,他不能给代雍任何补偿。
    代雍的妻子死后,他写信给里弥城的反叛势力,求他们为自己报仇,然后里弥城的反叛势力就联合其他反叛势力对上今城的反叛势力进行了疯狂的报复行动。代雍在里弥城反叛势力中的重要性仅次于韦续和丹允河,上今城的反叛势力派人暗杀他,里弥城反叛势力自然是要帮他报仇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次卧底行动中,代雍把周谷也给拉上了。百村堡(即二十九村里)是伊良人反叛活动最弱的城镇级行政单位,这里的土地大部分都归王室所有,在杂交粮种投产之后,当地的小地主和自耕农全部破产。当地的小地主都是由自耕农快速转变来的,在思想上和自耕农没有多大差别,他们都选择把土地高价卖给王室,然后带着钱搬到城堡周围,改行做别的去了。
    从那时起,百村堡就被分成了两个区域。其一是城堡以及附近的城区,其二是周围的农场。人们在提起百村堡的时候,指的是城区那一块地。周围的农场都是被编了号的,例如“一五五农场”,“一五八农场”,“一五九农场”等等,这些都是独立于百村堡以外的行政单位,由王室直辖。
    王室直辖的农场属于军事管制区,无关人员靠近是有可能被直接击毙的,这是为了防止杂交粮种被盗所采用的必要措施。农场的工作人员都是经过神学研究会、新式神社或公民协会甄别的,他们绝对忠于信仰,也忠于王室,都是尽忠职守的人。
    希望城周围的附属村庄也都改建成了农场,黛丝的养父养母一家都是农场的工作人员。黛丝加入监察会的事情他们是知道的,因为他们也是“体制内”的人,黛丝没必要向他们保密身份。
    没人知道代雍和周谷是熟人,因为两人从来没在公开场合提过这件事。代雍的妻子被刺杀之后,周谷想替代雍报仇,却没什么好办法,只得向妻子如盈求助。如盈对丈夫如此这般了一番,周谷就照着去做了。
    某月某天,百村堡的反叛势力派人来到上今城,说是一五五农场守备松懈,想要去抢粮种。可是百村堡的实力太弱了,在他们攻下一五五农场之前,官军的援兵早就到了,所以单凭他们是抢不到粮种的,就来找上今城的反叛实力寻求支援。
    上今城的反叛势力和百村堡的反叛实力没有任何仇怨,他们以为百村堡的反叛势力是在向己方示好,就相信了他们的话。为了独吞好处,上今城的反叛实力没有把这件事告诉其他人,按照约定好的时间,带着人马来到约定的地点,然后就被埋伏在此的雇佣军全部杀死。
    这些雇佣军都是里弥城反叛势力的人。在某月某日之前,周谷给代雍写了一封信,说他可以让百村堡配合代雍复仇。周谷没有这种心计,不过他有个聪明的妻子,代雍知道这件事,所以并没有感到惊讶。他在心中谢过周谷,联络到里弥城的反叛势力,在丹允河的帮助下制定出了这个诱敌伏击计划。
    里弥城的反叛势力早就想干掉上今城的反叛势力,所以他们不可能放过这个机会。在这场伏击战中,里弥城反叛势力的雇佣军杀了七百人,都是自有武装,其中包括数位上今城反叛势力首脑,雇佣兵的损失只有不到五十人。
    随后里弥城的反叛实力才联合其他反叛势力,继续对上今城的反叛势力展开报复。在接下来的几轮的报复行动中,上今城的反叛势力又损失了十几名骨干,外加近六百人的自有武装,损失极为惨重。兔子被逼急了还咬人呢,上今城的反叛势力见大家莫名其妙合起伙来对付他们,索性召集起雇佣军,要和其他反叛势力拼个鱼死网破。
    如果伊良人反叛势力在这种时候搞内讧,叛乱很可能立刻开始。拜伦斯王国还没有完全做好战斗准备,为了再拖一点时间,韦续只能让丹允河站出来当和事老。为了进一步激化反叛势力内部的矛盾,韦续所谓的调解只是单方面的安抚攻击里弥城这边的反叛势力,让他们停止行动,解散雇佣军。至于上今城的反叛势力,韦续根本就没理他们。
    如果上今城的反叛势力起兵,其他地区不跟着起兵,那么官军肯定会直接把仅有的这一支叛军剿灭。上今城的反叛势力还没有失去理智,他们见其他反叛势力停止了行动,只能解散掉雇佣军,然后继续忍气吞声。
    到了这种时候,上今城的反叛势力已经不想造反了。叛党的首脑和骨干们聚集在一起,商量着举报其他地区叛党的事。可是在他们行动起来的时候,让他们瞠目结舌的事情发生了。各地的警务局、监察会分部和城防军一致表示国内的叛党已经被消灭干净了,拜伦斯王国是不可能有叛党的,这就让上今城的反叛势力十分郁闷了。
    你们说国内的叛党都被消灭干净了,那我们是什么?
    去举报的人不可能把这句话说出来,所以他们只能憋着一肚子气回去,继续在伊良人的反叛势力中忍气吞声。这种被叛党和官军夹在中间动弹不得的感觉是很难受的,压抑久了肯定会出事,而韦续就是希望他们出事。
    果不其然,没过多久上今城的反叛势力就开始挑拨各地反叛势力的关系。丹允河怕上今城的反叛势力坏了大事,认为应该想办法彻底消灭他们。韦续却想出了一个“更好的办法”,那就是祸水东引,把内部矛盾转化为民族矛盾。
    早在两年前,希望城反叛势力就完成了所有的准备工作。在那之后,他们就毫无预兆的出现在了众反叛势力面前,想要成为拜伦斯王国境内的叛乱领袖。在叛军规模上,伊良人和莱汀人差不多,只不过莱汀人的兵力都属于同一个组织,伊良人的兵力却是多势力联合,所以莱汀人的反叛势力是拜伦斯王国境内最大的一支。
    然而伊良人反叛势力和泰容人反叛势力却不认可莱汀人反叛势力的领导地位。因为伊良人的总兵力和莱汀人差不多,泰容人兵力虽少,却有外国盟友的支持,综合实力更加强大。三方都想做领袖,这样一来肯定是谁都做不成的。
    韦续利用三族叛军之间的矛盾,拉拢泰容人去打压莱汀人,想要逼他们屈服。莱汀人顶不住压力,只能威胁其他两族,说如果他们再不停止打压,他们就提前发动叛乱。
    大家都知道叛乱的最佳时机是泰容贵族对泰容王国展开入侵之后。只要拜伦斯军的主力去支援泰容王国战场,他们的叛乱就一定会成功。双方的实力差距这么大,拜伦斯王国肯定要拉上布金人和厄古斯人去支援泰容王国的——所有的叛党都是这样想的。
    只要在最佳时机发动叛乱,叛乱就一定会成功。但是推翻拜伦斯家的统治并不是终点,在这之后三族叛军不可能组成一个联合国家,肯定是要分裂的。如果要搞分裂,肯定不能按照现在的活动范围去划分边界,这样对莱汀人和泰容人就太不公平了,因为国内伊良人的城镇最多。在叛乱的过程中,莱汀人和泰容人肯定要攻击伊良人的城镇,扩大占领区。
    两族打一族,伊良人肯定会处于劣势。他们要么与敌人死磕,要么放弃一部分土地,让莱汀人和泰容人为了那些土地大打出手。放弃土地是件耻辱的事,这些伊良叛党已经被外族国王打压了十多年,在他们看来这是一种巨大的耻辱。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很难再做出让步。
    在韦续把利害关系给伊良人的叛党首脑说明之后,他们立刻变了脸色,表示坚决不放弃本族领土。于是韦续就怂恿他们去挑拨莱汀人叛党和泰容人叛党之间的关系,最好让他们狗咬狗,这样他们就无法联合起来了。
    伊良人叛党在挑拨莱汀人叛党和泰容人叛党关系的同时,内部的争端并没有止息。上今城的反叛势力被搞得这么惨,一句“为了种族的利益”是无法抚平他们心中的伤口的。韦续知道他们会继续搞事,但他却没有阻止,任凭他们继续挑拨伊良人叛党之间的关系。
    对于拜伦斯王国而言,叛党的内部越乱,清剿的时候就越容易。这一次拜伦斯王国派了三名重要官员到叛党内卧底,为了保证他们的安全,拜伦斯王国必须将知道三人身份的叛党一网打尽,一个活口也不能留,免得这些活口刺杀这三名重要官员或他们的家人。
    知道这三人身份的叛党,大多数是首脑或骨干人员,只有少部分是底层人员。到时候这三人会想办法把这些人组织起来,一起干掉。在麦尔的要求下,他们还得把另外一些人组织起来干掉。那些人都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