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世皇朝》第九十九章国事更不简单

永世皇朝最新章节目录
  
    qu ”
    在麦尔离开拜伦斯城的这一年时间里,有大量的移民从外界涌入,其中大部分是从潇湖家境内逃到梁月城避难的泰容人。梁月城属于半要塞性质的城镇,城墙坚固,几乎没有扩建的空间。这使得梁月城人满为患,居民们因为生活环境变差,与外来人口产生了极大的矛盾。
    南怡居士预料到了这种变化,她留下了专门的备案解决这个问题。她让羽昌年把外来人口移居到希望城,以缓解梁月城的人口压力。
    这样一来,希望城就涌入了大量的泰容移民,需要更多的住房,以及更多的公共设施。移民劳动力已经全部被投入到希望城的建设当中,由于工程量太大,希望城已经无法抽出劳动力支援别处。
    上今县城、二十九村里等城镇级聚落也在搞发展建设,其富余劳动力基本都被送到了拜伦斯城,支援首都的发展建设。由于国防部上一批训练的一万新兵都给了王国银行和王国商会,麦尔准备再训练一万新兵,以应对未来的战事。
    新兵的征募工作于新历136年8月份开始,在同年10月底结束。新兵将在完全脱产的情况下接受为期半年的专业军事训练,这意味着拜伦斯王国又要损失一万壮劳力,这使得羽昌年手中本就不富裕的壮劳力,瞬间变得捉襟见肘起来。
    在财政方面,杂交作物为拜伦斯王国解决了粮食问题,省下了大笔资金。王国银行和王国商会源源不断的给财政部带来额外的收入,在最初的几个月,潘兴乐得满脸都是褶子。但是周边地区建材市场的供应能力是有限的,现在每座城市都在搞发展建设,需要海量的建材。就算拜伦斯王国有钱,也无法在周边地区买到足够的建材。
    既然周边地区买不到,就只能到更远的地区去买。拜伦斯王国无力将买到的建材运回来,只能托售卖方把建材运回本国。在这个时代,建材的运输成本是很高的,这样一来建材的成交价就会成倍数的增长。原本可以用1贯泰容钱买到的建材,在更远的地区要5贯泰容钱才能买到,就算这样人家售卖方还觉得吃亏,所以大部分时候拜伦斯王国要付出八倍到十二倍的价格才能把建材买回来。
    在新历137年2月份的财政预算送到潘兴手里的时候,潘兴的内心几乎是崩溃的。他拿着报表找到羽昌年,质问他究竟是什么质量的木料会卖到1方30贯泰容钱。羽昌年也很冤枉啊,建设总局真的是很缺木料,拜伦斯城扩建砍伐得到的木料根本就不够他们用的。如果不是一些国防工程急需木料,他根本就不会让人去买这种天价木料。
    现在拜伦斯王国不但要买天价木料,连柴薪都要从外国进口。家家户户做饭都要烧柴,南怡居士不允许对森林进行过度采伐,各地出产的柴薪量都是有限的。原上今县、二十九村里和原里弥神社控制区的聚落可以自给自足,梁月城在摆脱了人口压力之后也能自给自足,拜伦斯城因为建在山里,人口压力较小,有能力对外输出柴薪。
    但拜伦斯城输出的柴薪,在希望城庞大的人口基数面前可谓是杯水车薪。希望城建在平原地带,附属村庄可以烧庄稼杆,城镇居民就只能购买柴薪了。附属村庄富余的庄稼杆不足以满足希望城的需要,为了给希望城提供足够的柴薪,南怡居士鼓励拜伦斯城的女性兼职樵夫或是捡柴人,又限制希望城只能在早上和晚上做热餐,这样才算是勉强解决了希望城的用柴问题。
    但是随着希望城人口的增加,就算只让居民晚上做热餐,拜伦斯城提供的柴薪不足以供应整座城市的居民。无奈之下,羽昌年只能启用南怡居士的另一个备案,让王国商会从外国进口柴薪,然后无视运费平价卖给希望城的百姓。这样一来王国商会就做了赔本买卖,即浪费了人力,又损失了资金,但就目前而言,这是拜伦斯王国唯一的选择。
    可能有人会问了,把希望城的女性都征募来当樵夫或捡柴人不行吗?
    这倒是个办法,但她们恐怕不会答应。拜伦斯城的人出门就能看见森林,可以说是在家门口砍柴、捡柴,没有多大危险性,也不需要出远门,只是稍微辛苦些罢了。如果让希望城的女性跑到山上砍柴捡柴,她们清晨出发,走到山下都到正午了。如果想在天黑之前回家,最多只能工作两个小时,总体效率很低。人家辛苦了一整天,最后只能挣两个小时的薪水,换了你,你会答应吗?
    可能又有人会问了,那按她们工作一天给她们发薪水不行吗?
    这倒也是个办法,但拜伦斯城的女性恐怕不会答应。人家同样是劳苦一天,砍来捡来的柴都是足数的,可希望城的女性只要砍柴捡柴两个小时,就能挣到自己工作一天的薪水,这样公平吗?
    没错,希望城的女性工作要走很远的路,但这在拜伦斯城的女性看来根本就不是理由。干多少活拿多少工钱,这是天经地义的。如果走路也能挣钱,那她们也可以走下山,同样工作连个小时,然后和希望城的女性拿同样的薪水,到时候希望城的柴薪供应量反倒会降低。
    可能还有人会问,让农民们农闲时去砍柴不行吗?
    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新世界根本没有什么农闲期。庄稼一两个月就成熟,农民们收了庄稼就要再种,上一茬种的是小麦,这一茬就种豌豆,然后下一茬在种小麦,再下一茬可能种蔬菜。不务农的时候,农民们还要捆扎庄稼杆,处理收获的粮食,或是喂牲口,总之农民一年到头都没有休息到时候,很是辛苦。
    所以就目前而言,希望城必须要从外国进口柴薪。现在大约有百分之十五的希望城居民使用的是进口柴薪,为了能回收更多的成本,羽昌年不得不稍稍提高了希望城的柴薪售价,这样一来希望城居民的生活压力就增大了。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柴和米一样,都是每天都会用到的东西。就算1捆柴只涨1文泰容钱,一个五口之家每两天就要多花1文泰容钱,一年下来就要多花180文。希望城现在的粮价是每30公斤小麦值45文泰容钱,如果粮价不变,这些钱可以多就值120公斤小麦。
    120公斤小麦大约可以磨出100公斤的面粉,一个五口之家每天要消耗的面粉量大概为5公斤,100公斤面粉可以供这个家庭吃20天。换而言之,1捆柴涨价1文泰容钱,在粮价稳定的情况下,一年下来就等同于剥夺一个五口之家20天的口粮。
    因此柴薪涨价的事让希望城的居民怨声载道,尤其是那些只能保证温饱的平民,这次涨价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冲击,甚至有人跑到拜伦斯城来告状。最后羽昌年顶不住压力,只能将柴薪价格恢复到原有水平,这才平息了希望城居民的怨念。
    归根结底,拜伦斯王国缺少劳动力。如果拜伦斯王国有足够的劳动力,他们就能有更多的专业樵夫,为希望城提供足量的柴薪。如果拜伦斯王国有足够的劳动力,他们就能自产建材,不必去远道买高价建材。如果拜伦斯王国有足够的劳动力,麦尔就可以毫无压力的扩军。然而拜伦斯王国没有足够的劳动力,所以各种各样的问题就接踵而至了。
    劳动力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问题。就算鼓励生育,其效果也得在二三十年之后才能体现出来。而且劳动力的增加意味着人口的增加,人口变多了,所需的住房和公共设施就增加了,工程量、建材、粮食和柴薪的需求也会随之增加。如果处理不当,这就会变成一个让统治者痛不欲生的死循环。
    所以从古至今,聪明的统治者都不是单纯的增加劳动力的数量,而是想方设法的提高生产效率。如果一个人能做两人份的工作,另一个人就能从原有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去做其他的事。这样一来原本的两千人可以当成四千人来用,但消耗仍然是两千人的消耗。这种发展模式是没有任何风险的,还可以节约统治者大量的精力,让统治者也能做更多的事,这样一来国家就会真正意义上的繁荣起来。
    生产效率是与科技水平挂钩的,科技越发达,生产效率就越高。麦尔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才会听从刘秀的建议,把科研部设为四大部门之一,还让潘兴无条件的给他们提供资金支持。毫无疑问,麦尔的选择是正确的。科研部单是杂交农作物这一项技术就给拜伦斯王国带来了长久的巨大效益,虽然科研部暂时还没有其他功绩,但麦尔和内阁大臣们都对科研部抱有极大的信心和期待。
    但是期待归期待,在科研部没有展示出下一项研究成果之前,麦尔和羽昌年必须想办法解决眼前的问题。
    羽昌年所说的“不足以在短期内建造出足够的住房”,不是说这些房子要一两个月才能建好,而是这些工程可能会拖延到新历138年。也就是说,布塔镇的一部分新居民今年只能住帐篷了。如果两人解决不了这个问题,这些住帐篷的新居民就会因为“拜伦斯王国连我们的住房问题都解决不了”产生不满,从而无法对王国产生归属感。
    内政方面的事,还是得交给南怡解决啊……
    麦尔悻悻的咧了咧嘴巴。他把羽昌年打发回行政部,羽昌年前脚刚走,他就去侧殿找南怡居士帮忙了。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