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世皇朝》第八十二章局势变化

永世皇朝最新章节目录
  
    qu 潇湖连通趁着贵族军士气高昂,再次发动了攻城战。
    可能有人会问了,腾源没有看破潇湖连通的计策吗?
    腾源当然看破了潇湖连通的计策,但是他还是选择了烧田。潇湖连通这一手玩的很阴,他故意在守军的眼皮子底下种田,虽然第一次种田的面积很小,收获的粮食也不多,但那毕竟是在敌军眼皮子底下收获的粮食。敌军看着来气,本军看着高兴。
    第二次他直接扩大种田的规模,刺激敌军的神经,给守军一种如果他们再不做些什么,攻城方就会在当地获得稳定的粮食补给的错觉。如果腾源不烧田,守军的士气就会因为敌军能就地补充粮草而下降,贵族军也能就地得到粮草补给。
    也就是说,不管腾源烧田还是不烧田,他都能从中收益。潇湖连通的这一计与中国象棋中的“抽车”战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正手将军,反手抽车,不管对手怎么选,自己都能占据主动权。
    事实上腾源有办法破解潇湖连通的计谋,他可以亲自出马,击杀那些种田的士兵,这样贵族军的士气反倒会下降。但是他却没有这么做,而是选择在庄稼成熟之后烧田,让潇湖连通有机会攻城,这是为什么呢?
    答案很简单,城中的粮食不多了。潇湖连通不知道这一点,但腾源心里清楚,他必须在明年2月份之前结束这场会战。但是现在王国军兵力处于绝对劣势,对手又是谨慎狡猾的潇湖连通,腾源若是主动出击,反倒容易中对方的圈套。所以腾源不能主动出击,而且绝对不能和潇湖连通出城决战,所以他只能给潇湖连通攻城的机会,寻找击败敌人的机会。
    新历137年1月8日,又一个噩耗传到了拜伦斯城。
    贵族军在潇湖家东部某平原大败伊利比同盟与都古各王国的联军,毙敌八万,俘虏九万。贵族军之所以能赢得这场战争,还要多亏了都古人在潇湖家境内的抢掠。贵族军模仿当年的格瑞,大肆在军中宣扬战败后泰容人会成为都古人的奴隶。
    贵族军的士兵闻言,无不拼死作战。联军的总兵力为二十五万,贵族军的总兵力为十二万,比起当年格瑞以三万人对抗十五万莱汀的战斗,双方的兵力相差并不悬殊。而且都古军都是奔着好处来的,不愿付出太大的损失,打起仗来总是出卖盟友,同阵的伊利比军被都古军坑的很惨。
    都古军出卖盟友的下场,就是让联军输掉整场战役。由于都古人在战场上卖队友卖得实在是太过分,伊利比人在战败撤退时根本不管都古人。贵族军因为太恨都古人,所以大部分人都在追杀都古人的溃兵,只有少部分人在追杀伊利比人的溃兵。所以最终伊利比军撤回了八万人,都古军几乎是全军覆没。
    泰容贵族趁机与主力尽失的都古王国谈判,迫使他们退出战争。这样一来,潇湖家需要面对的都古王国就只剩下厄古斯王国一个了。
    连续两场大败,让战争的局势完全逆转。如果不是腾源在1月18日再次挫败潇湖连通的攻势,并趁胜追击,大败围城的贵族军,迫使敌人解除围城,用不了多久那些作壁上观的势力就会把赌注压在泰容贵族这边,寻找理由对伊利比人和泰容王国宣战了。
    潇湖连通在战败之后,收拢了残兵,撤回博谷城休整。但是被部署在北面的十万军队并没有撤军,他们的任务是把泰容王国和北方的盟友彻底分隔开。现在泰容王国在潇湖家境内的据点只剩下两个,其一是春山城,其二是遥林城,只要将这两座城市攻陷,泰容王国就名存实亡了。
    到时候麦尔只有两个选择,要么结束泰容王国与泰容贵族的战争,然后和伊利比同盟商议结束种族全面战争的事,要么让拜伦斯王国参战。拜伦斯王国的正规军只有一万人,这点兵力在种族全面战争中起不到太大的作用。
    在泰容贵族们看来,只要麦尔不是傻子,他肯定会选择前者。但在新历137年2月19日的时候,局势突然发生了逆转。
    在这一天,伊良皇帝突然宣布,伊良人对泰容人发动种族全面战争。一切发生的毫无预兆,打了泰容贵族们一个措手不及。他们在收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表情一模一样,都是因为惊愕瞪圆眼睛,张大嘴巴,连声音也发不出来。
    可能有人会问了,伊良皇帝与泰容贵族无冤无仇,泰容贵族在战争中还处于优势,他为什么要突然对他们发难呢?
    大家还记得永山王吗?永山王就是那个因为被泰容贵族算计,从而记恨上他们的伊良人国王,伊良皇帝的宣战布告中有他三成的功劳。在伊利比人与泰容人的种族全面战争爆发之后,永山王多次向皇帝上表,鼓动皇帝向泰容人发动种族全面战争。
    在大灾变发生之后,原本统治着所有伊良人的伊良皇帝,因为领土的分散失去了部分的统治力。但是伊良人根深蒂固的法理观念和一神信仰,让伊良皇帝仍然拥有着极大的权力。整个种族中,唯有伊良皇帝有权发动种族全面战争,因为只有他才是伊良种族的合法统治者。
    同伊良时皇帝还掌管着伊良人领地的法理归属,以上今县为例,已经自治的上今县之所以仍然算是永山国治下的领地,就是因为伊良皇帝没有给上今县独立的权力。因此就算韦家已经成为了上今县的土皇帝,上今县的最高领导人仍然只能被称作“县丞”,因为伊良县级单位的最高领导人就是县丞。
    如果韦家人擅自称王,或是不承认上今县是永山国的法理领地,韦家就会被视作“叛族者”,从而失去人民的支持。所以当初韦林宁可赔钱割地,也不肯断绝与永山国的法理联系。因为当时的上今县并没有被吞并的风险,伊利比人与伊良人的文化差异很大,布金共和国无法一口气吞并上今县,只能吃下北部的五座城镇。只要上今县还在,韦林就能稳坐县丞之位,依然可以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
    但是以麦尔为首的拜伦斯堡势力就不一样了。麦尔是大神学家格瑞?拜伦斯的儿子,又是毁灭黑神社的大英雄。他虽然是个外族人,但是他想获得伊良人的认可并不难。在拜伦斯堡成立之初,韦林只是把麦尔看做被潇湖家钉在领地里的钉子,并没有在意。但在麦尔带回几十万莱汀移民之后,他突然就有了击败韦林的能力。
    在韦林没有原里弥神社的版图户籍的情况下,拜伦斯堡完全可以用领土争端为借口向上今县宣战。在上今县周围有三个支持他的势力,其一是布金共和国,其二是潇湖家,其三是厄古斯王国,韦林在周围连个盟友都找不到,只能任人宰割。
    上今县的战争最起码要涉及到五个种族,领地又被外族势力包围,就算永山王说服伊良皇帝发动种族全面战争,等援军赶到的时候,他的上今县早就成了麦尔的囊中之物。双方实力相差的太悬殊,只要麦尔豁得出去,他一个月就能断了韦家人的退路。到时候韦家人可以跑,但他们却无法带走全部财产。
    韦林对私财是很看重的,对权力更是看重。他怕财产被麦尔夺去,又怕战后伊良皇帝或永山王扶植他们的亲信做上今县丞,所以才不惜做了叛族者,投靠了潇湖连通。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