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尽剑神》第七十五章刀声与剑声的区别

无尽剑神最新章节目录
  
    』,
    这把刀长刃直背,刀身狭长,刀首是一个极大的圆环,显然是为了使持刀者握在手里更加稳固,不至于脱手飞出。
    目前是在品剑,不知道扎力古是有意为之,还是身边只有这一把铁刀?
    他单手握刀,双目却紧紧盯着卓藏锋,眼看对方全神贯注,扎力古将刀在身前挥出。
    风声飒然,声音有些沉重。
    卓藏锋闭着眼,什么都看不见,他并不知道面前这个测试多么富有戏剧性。
    让你说剑,却给你拿出一柄刀,这难度比单纯评定宝剑要大的多了。
    从金刃破风中听来,与平时听到的剑风略有不同,卓藏锋脸上露出凝重之色。
    他的眼睛什么都看不见,修为不足以发出神识,不能靠着这种辨析入微的方式识别宝剑,他只能凭借着敏锐的听觉或者灵敏的嗅觉,发现一些细微的不同,然后经过头脑的甄别遴选,做出判断。
    当然,虽然他什么都看不见,但并不是盲目的选择,他还有一种极为强大的感应。
    那就是丹田气海中的万千剑元。
    剑元虽然还不能化作自身元气,可资利用,但每一支剑元都是由实质的剑融合天地间无上元气所凝练,上面附带着极为浩瀚的剑气。
    每一支剑元都是一柄剑。
    先是大剑师境界或者之上境界的修行者将普通钢铁长剑炼成飞剑,如果达到陆地神仙境,
    就可以将四肢飞剑炼化成可虚可实的剑元。
    而剑元既发出无边剑意,更可以成为千里之外取敌首级的一道白光。
    段千华历经千辛万苦,几乎把天下名剑都炼化成剑元。其间也不知道引发了多少次血战,树了多少强敌。
    各大修行宗门,甚至京都几大学院,包括天师院,国师院,甚至太学院,更甚至那森严的皇宫中,都有被段千华夺走的名剑。
    那时候的整个修行界,都在盛传“有剑的地方就会有段千华的影子”,后来各门各派纷纷把名剑藏之深山,隐之湖海,就是怕这个自称“生平不做亏心事,天剑临头也不惊”的陆地神仙某一天忽然光顾。
    可以想象段千华炼化了多少名剑,剑的类型更是千奇百怪,几乎囊括当今天下所能见到的各种形制。
    而不管是上至朝廷铸剑师,下至民间铁匠,还是方外江湖上的铸剑名家,只要剑好,不论高低贵贱,一概收入囊中。
    这种辉煌的收剑的壮举与“繁星剑海”陆天星花费巨资购买名剑不同,这是掠夺式的,也可以说是急于求成式的收藏。
    现在这些豪阔的收藏都在卓藏锋丹田气海中静静躺着。
    如果说庄子的《说剑篇》注重剑意的叙述,那么山中宰相陶弘景所著的《古今刀剑录》则更多记载了自夏禹到梁武帝时期的宝剑宝刀数目,以及具体形制和铸造过程,而卓藏锋精熟的《剑品》一书,却分门别类,首创剑的品级,以及鉴定甄选之法,使之更加系统化。
    有了这些知识,加上体内剑元,遇到同样类别的宝剑,或是出自同一铸剑师之手的作品,卓藏锋气海中与之类似的剑元就会发出一种极其微妙的感应。
    不过越是品级高的剑,发出的感应越是幽微,没有相得益彰的修行境界,根本感应不出来。
    以他现在的境界,只能感应到一些凡品的宝剑。
    与栖凤山隔天楼识剑不同,那次是因为那柄剑是段千华心开一面,或许是看在小妮面子上,姐妹情深,他心里还暗暗感激对方。
    不知道公主是因为深信大唐国威,还是寄希望于恢复元气后逃离此地,反正她一直表现的很安静。整日就是打坐调息,苦苦修炼。
    这几****似乎忘记了曾与她一同患难的这位临时使者,一次都未召见,尽管两人近在咫尺,她甚至问都没有问过一次。
    倒是每天卓藏锋都会向莫雅打听公主消息,眼看这位高傲的公主整日闭门不出,也不发任何指令,他总会自嘲的想到一句话:
    “皇帝不急太监急。”
    虽然他并非太监,但公主曾经说过他是太监,难道这女人口中有毒,一语成谶,自己真的有太监的迹象了?
    好在没过多久,莫雅带着他溜出花园,扎力古遣散玄冥狼打开后门,三人偷偷溜出寺院。
    后门偏僻的小径上停放着一辆马车,莫雅把卓藏锋引到车内,由扎力古驾车,直向城内进发。
    轻车熟路,扎力古驾车技术更是娴熟,不用扬鞭马自奋蹄,不消半刻他们就来的一处热闹的酒楼门前。
    卓藏锋侧耳细听,听到车彀停止时发出的吱呀声,听到喧杂的人声中夹杂着铁器的碰撞声,他明白这里就是赌剑的地方了。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