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霸天下》第一百七十一章在路上

棋霸天下最新章节目录
   完成起誓游戏的程序,两个小孩子的情绪都好了起来,就着咸菜小米粥吃着驴肉火烧,吃的别提有多香了,不打一会儿功夫便风卷残云,将桌上的吃食全都吃光喝净,临了田庆友还拍拍肚子打了个饱膈吃早饭都能吃出饱膈,这个小胖子还真不是一般人。
    早饭吃罢,两个小孩子在一起玩耍,秋菊收拾碗筷,整理家务,再过没有多久时间,孙东来到了后院,跟着他一起过来的还有刘府的一个下人。
    “菊姐好,天天,准备好了吗?”先和秋菊打了个招呼,孙东笑着向正在玩耍的谭晓天问道。
    “好了。”谭晓天答的极为爽快。
    “那咱们去和袁老师道别去吧。”孙东说道——天地君亲师,袁朗是谭晓天的启蒙老师,这一次谭晓天去扬州学棋,袁朗也是出了力的,所以于情于礼,去扬州之前向袁朗道别是必须的。
    说话间,林老五也来了,除他以外,田大义和田大嫂也出来了,谁都知道扬州离梅龙镇很远,天天这一去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次见面,有几个人不难受的,一番道别祝福过后,行李放在车上,几个人步行赶往学无涯去见袁朗。
    似乎早已知道谭晓天会来,袁朗早已起来,学无涯的大门开着,院子也扫过了一遍,干干净净,连一片树叶都没有,一张小桌摆在院子当中,桌上一个瓷壶,一个茶杯,桌旁是一个小炭炉,小炭炉上架着一个铜壶,火炭通红,铜壶上冒着腾腾的白气,袁朗则揣着手坐在桌旁的靠椅上,舒坦的享受着冬日的阳光。
    “袁老师!”随着一声孩子稚嫩的叫声。谭晓天从院门外奔了进来,径直跑到袁朗的身边,随后,秋菊。林老五,田庆友等人也跟了进来。
    “天天,呵呵,真是人靠衣衫马靠鞍,换上了新衣服就是漂亮,连我都差点儿没认出来。”伸手握住谭晓天的小胳膊,袁朗笑着说道,话虽然有点儿夸张,满心的喜悦和怜爱却是溢于言表。
    “是姑姑给我新做的,您看。这儿还绣着我的名字呢。”得到袁朗的称赞,小孩子更是开心,扭过脖子,用手扯着衣领给袁朗看,果然。衣领内侧靠下的部分用紫色的丝线绣着两个小字——晓天,字写的漂亮,绣功也是极好,比起专门的绣工也差不到哪儿去。
    “呵呵,‘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秋菊,你用心了。”看罢后,袁朗感慨吟道,吟罢后,他向秋菊说道。
    “袁老师言重了。秋菊惭愧。”秋菊还之以礼,谦虚答道。
    “呃,秋菊,袁老师摇头晃脑,说的是什么意思呀?”林老五却是听得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只觉袁朗语音顿挫,读得是非常投入,于是悄悄拉了拉秋菊的衣摆,小声问道。
    众目睽睽之下,牵衣拉袖,做出如此亲昵的动作,林老五大老粗一个倒没觉出什么,秋菊却已是红了脸,一把将林老五的手打掉,狠狠的给了一个白眼。
    “呃,我怎么了?”下意识的摸着被打到的手背,林老五无辜的小声嘟囔着,心说刚还好好的,怎么说打就打呢?
    两个人的关系在青云镇几乎已是尽人皆知,恐怕也只有他们两个还在自欺其人,在别人面前装模做样,两个人的小动作袁朗看了个满眼,不由得心内好笑。
    “呵呵,这是唐代诗人孟郊所写的《游子吟》,大概的意思是说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为即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因为怕孩子很久才能回来,所以缝制的非常用心,秋菊虽然只是天天的姑姑,但这份心情,却是比亲生母亲还要真挚。天天,你以后可一定要好好孝顺姑姑,方不负她这份心意,记住了吗?”袁朗笑着出言为二人解除尴尬,最后抚着谭晓天的头顶叮嘱道。
    “嗯,记住了。”谭晓天用力点头,认真答道。
    “袁老师,天天这就要去扬州了,您还有什么要叮嘱他的吗?”看时间过的差不多,怕刘府赶车的下人等着急了,所以孙东提醒道。
    拉着谭晓天的小手,仔细的打量着小孩子一遍又一遍,似乎是想要把小孩子的模样牢牢刻在脑中,要知道谭晓天这一去短则三五年,长则七八年,也不知什么时候才会再见,到那时,小孩子长的人高马大,恐怕见到了自已也认不出来了吧?
    “天天。”袁朗叫道。
    “哎。”谭晓天应声答道,他也知道分离时刻在即,语声也变得悲凄起来。
    “你天资聪颖,聪明过人,我倒是不担心你的学业,但有那么一句话,叫做聪明反被聪明误,自古至今,不知道有多少少年英才因为成长的道路太过顺利,长大后反而成了庸才。所谓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你要记住时时反省自已,知道哪些是靠自已的努力而获得,哪些是靠别人的帮助而成功,还是,须知天外有天,山外有山,你虽然资质过人,但天下之大,无奇不有,未必就没有人比不过你,碰到挫折打击时,也不要气馁自怨,所谓‘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见到别人有长处时,要悉心学习,不耻下问,有胜过别人的地方,也不要骄傲自满,故步自封,总之,想要成为大才,就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希望等你回到梅龙镇的时候,你已经是名满天下的大棋士。”临别赠言,袁朗说的是言真意切,非常的动情,说着说着,眼窝渐渐湿润起来。
    “嗯,老师,我记住了。”被袁朗的情绪所感染,谭晓天的眼泪也掉了下来,哽咽着连声应道。也不知他是真听懂了还是假听懂了,此情此景,让旁边的秋菊也是悲从中来,扭过头去抹了抹眼角。
    “别哭。好孩子,别哭。”终于,袁朗的眼泪也掉了下来,他把谭晓天揽在怀里,声音颤抖的安慰着小孩子。
    孙东的鼻根儿也有点儿发酸,想他前几天离开青云城时,没有一个人这样送他,其中也包括自已的哥哥嫂子,与天天相比,自已的人生是何其失败呀。
    “好了。时间差不多了,天天,给袁老师磕个头,咱们要走了。”这样下去,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孙东狠了狠心,出声说道。
    谭晓天依言从袁朗怀里离开,跪在袁朗的身前,恭恭敬敬的磕了三个响头,袁朗也没有去扶,实实在在的受下了自已这位得意学生的大礼,待得三个响头磕罢。这才从怀里掏出一方玉石印章。
    “这方印章陪了为师有三十余年,现在送给你,算是个念相。”把印章放在谭晓天手中,袁朗说道。
    接住印章,谭晓天低头观看,这是一枚鸡血石所雕的文字章。上面的篆字他并不认识,但他却知道这是袁朗平时画画时最喜欢欢用的印章,袁朗此时送给自已,可见对自已是何等的关爱。
    “老师,我一定要学有所成。绝不辜负您的期望。”谭晓天心中暗暗发誓道。
    带着家人的期待,带着老师的期望,带着镇民们的祝愿,谭晓天终于离开了梅龙镇,这个他生活不过只有七八个月时间的地方,被孙东抱上马车,小孩子的泪水不自觉地又一次哗哗流下,看得送行的人们心疼不已,田庆友更是拉着马车的车辕,不舍得让谭晓天离去,搞得田大义只好强行掰开小胖的手指,马车这才得以前行,秋菊的强忍着悲意,在谭晓天面前摆出坚强的模样,待得马车移动,向前走了十几步后,这才止不住的两行热泪滚了下来,怕被谭晓天看到,不敢伸手去擦,只是用力挥着手臂,示意小孩子不用担心,一路走好。
    马车渐行渐远,直到一两里外,还能看到镇口十几个人影站在那里挥手告别,再行前行,翻过一个小土丘,后边的人影再也看不到了,哭得累了的谭晓天一屁股坐回车里默默的流着眼泪,整个人象霜打过的茄子,蔫蔫的没有一点儿力气,让人看在眼里分外的心疼。
    叹了口气,孙东掏出手帕擦了擦小孩子脸上的泪痕——虽然现在已算是初春,但天气还是很冷,脸上的泪水若是着了风,搞不好就会被冻伤,秋菊把孩子交给自已照顾的第一天要是就出了状况,自已以后有什么脸去见人家?
    “孙东哥哥,咱们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呀?”谭晓天可怜巴巴的向孙东问道。
    刚刚离开姑姑还不到一盏热茶的功夫就想着什么时候回来,这还真是个孩子啊。
    孙东心中暗叹,他捏捏小孩子小巧的鼻子,以自以为自柔和的语气笑着问道,“呵呵,怎么了,这就开始想姑姑啦?”
    谭晓天点了点头,表情很是委屈。
    “呵呵,什么时候回来,你不应该问我,而是问你自已。”孙东答道。
    “呃,不明白。”谭晓天一愣,带自已去扬州的不是你吗?怎么要让我来回答?我一个小孩子要知道这种事情,干嘛还问你呢?
    “呵呵,我这么说当然是有理由的。”孙东笑道。
    “棋院学习和一般书院最大的区别就是班级的概念没那么严格,在书院读书,一般是以入学时间来区分的,比如天启三年入学的就是天启三年级甲班,乙班,丙班,又或者,天启三年级天字,地字,玄字班等等的叫法,不一而论,中间同级或许有转班,但除非有特别原因,是不允许跳级的,比如从天启三年级进入天启二年级,当然,学业定为三年,而到了第三年,学分还没达到毕业的标准,学生可以选择肄业,也可跟着低一级的学弟继续读书,只要财力允许的话,书院一般是不会拒绝这样的学生的,所以在书院里,见到有些学生的年纪比老师还大也并不稀奇。”
    “棋院的情况则是稍有不同,刚刚入学时的分班和大多数书院差别不大,但在开学一段时间后便会重新分班。按照学生的棋艺水平分成初级班,中级班,高级班,在这些班级外。还会单独设立一个特级班,当然,各个棋院具体的名称或许有所不同,但作法却是差不多,简而言之,这个特级班是不分年纪大小,入学时间早晚,只要是有才能,有发展潜力的学生就会收进这个班里,得到最好的待遇。最好的培养教育。招入这个班里的学生人数一般不会太多,而且进入以后,也不等于就能安枕无忧,因为每隔一段时间,这个班里的学生就要进行一次内部比赛。成绩优异的继续留在班内,成绩垫底的几个就要回普通班级,空下来的名额则由普通班级中的佼佼者递补上去,因此特级班就是一家棋院精英学生的所在,成为特级班的学生,并在特级班中有非常优秀的表现,便能得到棋院的特别礼遇。有的是给予奖金鼓励。有的是批给特别假期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