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朋友圈》第五百二十三章重新编制

武侠朋友圈最新章节目录
  
    qu
    当然,不可能完全一个模子,总有一些性格不同的武者。只是大多数武者,都比较适合所在的部队,可以发挥出他们的能力,发挥出各部队的能力。
    护卫队送到了商会那边安排,天下会原有的商会有九大掌柜,在各行各业。六万护卫队过去,每位掌柜领六千多人,分发到下面,到各地商团进行护卫工作。
    雇佣军不方便用季阳的名号,所以设立在琉球国,离南洋中东都比较近。按季阳的设想,南洋中东战争最为频繁,雇佣军当先打开这两处的市场。他们可以借助星宿派的商船活跃于各国,既能隐藏身份,又能顺便保护商船,可谓一举两得。
    “给人当护卫,或者成天训练有什么意思,这个雇佣军最合我胃口。”洪千刀是一名九重境界的刀术高手,他已经五十多岁了,不过因为武功境界高,看起来只有三十多。
    洪千刀在江湖厮杀了几十年,战斗经验丰富,他的境界不是慢慢练上来的,而是在生死之中冲上来的。进行军事化管理和训练那两个月,洪千刀感觉整个人都不对劲了。
    要不是季阳给的福利好,洪千刀都差点当了逃兵。
    还好,季阳重新编制给了洪千刀一个更好的选择,成为一名雇佣军。当他得知雇佣军需要参与各国战争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这个部队。
    对于某些人来说,飘摇在外,居无定所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但是洪千刀恰好喜欢那样的生活。刀头舔血,血战四方,赚到钱痛快花,玩了女人不用负责。
    选择成为一名雇佣兵的武者,大多都和洪千刀一样。
    少数是因为编制不够,被景秀连硬塞进去的。
    九万雇佣军乘坐星宿派的商船,分批送到了琉球国。那里早就驻扎了一支天下会的部队,只有五千人,因为琉球国太弱了,五千武者足以慑服他们。
    “从今以后这里便是雇佣军的公司总部,没有任务的时候,你们也要进行训练。”破军调到了琉球,成为雇佣军的总指挥使。
    破军已经达到先天境界,剑法高超,足以慑服这九万刺头。
    之前他在朝鲜帮童鹿二人建立暗影阁,基础已经打下了,破军并不想当一名情报员。他和洪千刀是一样的类型,得到新的职位后,破军同样觉得很适合自己。
    “这里也要训练,但愿早点接到任务。”洪千刀无奈地想到。
    也有武者不想出任务,宁愿在公司基地训练。
    ——
    时间过得飞快,眨眼又到了十一月份,天气逐渐变凉了。
    之前种植的六百多万亩玉米已经成熟,那一万多名留下来的百姓开始收割。百姓们第一次看到这些黄灿灿的果实,有的忍不住啃了一根,生玉米吃起来香甜。
    收割的时候,季阳吩咐下面煮玉米吃,百姓们吃了熟玉米,立即喜欢上这种香甜的果实。加上玉米产量极大,季阳之前所说亩产一千多斤,结果称了一下,发现亩产有一千五百斤左右。
    除了王府的田里种植玉米,在季阳的推广下,四川各地都种了。丰收的时候,百姓官员们都十分惊喜,一些保守的官员没有尽力推广玉米,只种了几亩地,后悔不已。相信以后不用季阳再下政令,各地农官百姓当自发种植更大规模的玉米。
    光是新开垦的六百多万亩玉米,总产量九十多亿斤。
    收割玉米后先晒干,然后人工脱粒,一部分储存起来,一部分运往各地出售。九十多亿斤玉米,一斤玉米五文钱,假若全部出售可以得到四千多万两银子。
    当然,不可能全部出售,百姓收割的时候就吃了很多,毕竟有一万多名百姓在吃。又留了十亿斤储存起来,一部分用作军粮,一部分明年要发给四川百姓做种子。运输过程中也会吃掉一部分,这些损耗加起来要减去二十五亿斤左右。
    然后就是这么多粮食涌入市场,价格方面恐怕不尽人意。即便如此,全部出售之后至少也能收获上千万两白花花的银子。
    “皇上,蜀王在四川推广这三种名为玉米和土豆,番薯的作物,亩产量极高,玉米可达一千五百斤,土豆可达三千多斤,番薯可达四千多斤。”户部尚书从四川的按察使燕亭这里收到上报,立即在第二日早朝时,把三种作物呈上给皇帝。
    此言一出,满朝文物哗然,有的十分震惊,有的压根不信。
    “当真!”连朱定都被吓到了。
    水稻的亩产才三四百斤,小麦的亩产才五六百斤,而且要精耕细作。
    乍一听到亩产一千五百斤,三千多斤,四千多斤这样的数字,朱定怀疑听错了。世上若有亩产如此高的农作物,那中原还用愁粮食不够,还用愁旱灾洪灾贻害百姓吗?
    洪灾淹死的人,相对于之后粮食歉收导致的饥荒,简直不值一提。
    “皇上请看,这是一根玉米,上面所结果实颗粒很大,而且十分饱满。而且这玉米很好养活,不用精耕细作,对水土的要求也不如小麦和水稻那么高。”户部尚书道。
    “世上竟有如此灵种,蜀王却不早早呈上。”朱定拿着一根玉米,脸色阴霾下来。
    玉米这样的农作物,放在明朝不亚于核弹,有战略性的作用。
    “皇上,蜀王并非不愿上呈,只是想现在四川试种,有了结果才开始推广。”户部尚书替季阳说了句好话,因为这三味农作物正是季阳命令按察使燕亭,上呈给户部尚书的。
    不然北京离四川那么远,等他们知道四川推广新作物的时候,估计是一年以后了。季阳没必要拖这一年,与其等皇帝发现,不如先传上去,卖个人情给户部尚书。
    如果可以的话,季阳并不想和满朝文物站在对立面,总要结交几位大臣。
    “原来如此,那蜀王为何不亲自呈上来?”朱定问道。
    “这个么,蜀王没有说,不过微臣觉得蜀王没有亲自呈上来是件好事。”户部尚书收了季阳的好处,自然要帮他说话。推广玉米土豆和番薯,对中原的影响意义深远,是名垂千史的大事。
    “朕明白了。”朱定冷静下来后细细一想,也觉得如此。
    倘若季阳大张旗鼓,亲自上呈三种作物,岂非整个中原的民心都被他得了去。
    念此,朱定突然发现季阳还是挺不错的,把这么大功劳让出来了。
    “原来如此,那蜀王为何不亲自呈上来?”朱定问道。
    “这个么,蜀王没有说,不过微臣觉得蜀王没有亲自呈上来是件好事。”户部尚书收了季阳的好处,自然要帮他说话。推广玉米土豆和番薯,对中原的影响意义深远,是名垂千史的大事。
    “朕明白了。”朱定冷静下来后细细一想,也觉得如此。
    倘若季阳大张旗鼓,亲自上呈三种作物,岂非整个中原的民心都被他得了去。
    念此,朱定突然发现季阳还是挺不错的,把这么大功劳让出来了。念此,朱定突然发现季阳还是挺不错的,把这么大功劳让出来了。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