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掌门人》第六百一十四章少年中国--震慑

江湖掌门人最新章节目录
   众臣坐好,皇帝也不废话,直接开口道:“今年以来秦国公提出了多份奏疏,有些已经实施了,可谓成效卓著;有些进行了一半,其效果也是众所周知。常阁老,你管着户部,便先说说吧。”
    “是!”
    文渊阁大学士户部尚书常宽,起身行了礼复又坐下,然后将红红火火,直接赚了五千万两银子的机器局一通狠夸,又说了间接赚来的二千万两那十分之一的税收。
    此外对常威提督,徐光启、毕懋康、孙元化掌管的火药、火器局的工作也是满口褒奖,纸壳弹、定远弹、燧发枪、线膛枪炮的卓越性能那是有目共睹,没人能否定他们的功绩。
    另外,根据户部的估算,推广土豆一事就让全国粮食产量增加了一倍,至少让上百万人可以吃饱,具体数目到明年才能统计出来。
    在兵部左侍郎王之臣和北镇抚司千户周胜的努力下,北五省整顿卫所的事情已经进行完毕了,北直隶、河南、山西、陕西、山东共计清理出十二万空额。王之臣现下已经去了四川,如果进展顺利,明年一年能够完成这项工作,保守估计能清理空额三十万人。
    一个卫所兵,一个月粮饷、装备折算下来起码得二两银子,三十万人一年起码为兵部和朝廷节省七百万两银子。
    另一个大头是削藩,已经削除的和上表自请的藩王已有七十家,剩下不到六十家不管愿不愿意,朝廷和户部都不会再给一两银子。这一项一年节省上千万两,里外里就为户部节省两千万两,这还不算皇宫内库里进账的三千万两,以及超过千万石粮食和腾出来那三四亿亩良田,一亩田地出产半两银子,这一算就是两亿两白银,实在是个触目尽心的数字!
    “……这些事项全部完成之后,预计每年朝廷可增加收入,四亿两白银!”
    在座的朝廷要员们齐齐惊叹,连常威自己都有些晕乎,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真是吓一跳啊!
    不过,这些是包括将摊丁入亩、一条鞭法以及十分之一税率推广开去后的收入!
    “好啊,好,哈哈哈!”皇帝龙颜大悦,长声而笑,“秦国公允文允武真是国之栋梁,诸位爱卿要以秦国公为楷模啊!”
    常威立即站起道:“臣只是出了一些主意,具体的事项都是内阁、北镇、户部、兵部操持的,臣也要感谢地方官员的鼎力配合,以及朝廷同僚们的支持,否则奏疏不会这么顺利通过。魏公公和司礼监、御马监派往各地的镇守太监也有大功在内,没有他们戮力同心,银子也没那么快收上来。当然,这一切都是皇上慧眼识人,英明神武,否则,我大明朝不会有中兴之气象!”
    “好,说的好啊!”皇帝击节而叹,目光扫视群臣,“朕听说外面有人传秦国公嚣张跋扈,恃宠而骄,你们看,这不是一个谦逊有礼的彬彬君子吗?朝廷从下到上他全夸了一遍,单单没有提及功劳最大的自己,这样忠贞贤良,温良恭俭让的忠臣哪里去找?”
    在座大臣有一个算一个,险些听的吐血,温良恭俭让?谦逊有礼?彬彬君子?这些话能跟他常威沾上边?这小子是在皇帝陛下您面前装蒜呢,不过,这番话却让人很受用,啧,真是个狡猾的小家伙啊!
    魏忠贤听了这番话心里一咯噔,这小子比东林那帮只知道蛮干死挺的二杆子狡诈的多啊,想了一下,离座躬身道:“皇上明鉴,秦国公的确是谦谦君子,外面那些谣言老奴会好好处理的。”
    皇帝陛下大手一挥,“跟你没有关系,无畏方才也说了能收那么多银子上来,你尽了很大心力嘛。这件事你不要管,田尔耕,这些都是你锦衣卫的职责范围吧?”
    田尔耕心中突地一跳,怎么点到我头上了?
    “陛下放心,臣回头就去查这些谣言,臣亲自去查。”
    “各人自有职责,这些事情该谁负责就要交待下去,不要弄不清楚。”皇帝轻轻摇头,目光一转扫向坐没坐像的崔应元。
    崔应元昨天被脊杖三十,屁股上正疼着呢,可今天的大廷议不来又不行,只能咬着牙半靠在太师椅上,只求今天的廷议时间能短一点,谁知皇帝硬是在人堆里把他拎了出来。
    “崔应元,你是锦衣卫同知,这件事情朕就交给你办了,不要老想着顶撞上司,知道吗?”
    崔应元忙不迭的起身,一瘸一拐的出班应了,“是是是,臣不敢,臣知道了!”
    皇帝似乎不准备这么轻易的放过他,冷笑一声,“有那么疼吗?不就是打了一顿板子吗?去年无畏被你们弄进诏狱,折磨个半死,不照样生龙活虎的吗?”
    不就是一顿板子?崔应元也不知是吓的还是疼的,愣是冒了一头大汗,愣在那里不知道该怎么接话了,皇帝却不在理他,收回目光道:“秦国公的奏疏大家也看到了,说一句成效卓著没有人反对吧?但是,秦国公去年的奏疏有很多,后面有一些朝廷讨论了半年,有赞同的,也有反对的,不一而足,似乎有不了了之的趋势,这不好,很不好!”
    皇帝一脸严肃的说道:“今天大廷议,趁着秦国公在,大家好好议一议,必须要拿出个定论来!涂文辅,把秦国公那些悬而不决的奏疏挨个念一念!”
    “是!”
    大明朝廷的议事规程是:内阁大臣看过奏疏之后,商量出建议,由内阁首辅写在一张纸上,贴在奏疏上面,这叫做“票拟”,呈送入宫,皇帝用朱笔红字做批示,这叫做“批红”。
    明中叶以后,皇帝多深居后宫,不爱处理国政,常常由司礼监秉笔太监代行“批红”大权,文官大臣们认为宦官势力由此而攫取了宰相之权。
    实际上“批红”就其权力性质而言,属于最高决策权,是实现皇权的一种方式。故司礼太监代皇帝“批红”,是在代行皇权,而不是攫取相权。
    由此可见,皇帝授权司礼监代行“批红”,与其说是要太监代为处理国政,还不如说是利用宦官势力牵制内阁,对抗庞大的文官势力,以确保皇权不受损害,并防止任何违背皇帝意图的行为出现。
    因为有批红这个最高权力的存在,武宗朝的刘瑾和当朝的魏忠贤,才能大权独擅,肆意收拾文官大臣。
    所以,在廷议的时候,司礼监一个掌印太监,四个秉笔太监是和六位内阁大学士对坐的,地位非常崇高。
    涂文辅应了一声,按照时间顺序挑出常威那些悬而未决的奏疏,第一份就是办学校、开五科的,这份奏疏的内容朝廷已经议过半年了,大家人手一份,基本上能背下来了。
    涂文辅饱读诗书,口齿伶俐,一份奏疏被他读的抑扬顿挫,甚是动听,等他一读完,常威立即起身加了一把火,“皇上,先前臣思虑不周,这份奏疏有疏忽的地方。”
    咦?你昨天不是在皇极殿上和来宗道硬杠来的吗?怎么今天又变了口风?难道是怂了?你风头正盛,没理由啊!
    正在大家猜疑的时候,常威话锋一转,“臣以为单单开五科力度不足,应该单设数学、几何、物理、化学、机械五科科举,与八股科举分开举行,也考秀才、举人、进士,为国家遴选人才,姑且叫格物科举吧!”
    这番话立刻把除了皇帝和袁可立、常宽等在外的所有人都惊呆了,你玩什么?五科开科都没定下来,你就想一步登天弄出与八股文等同的科举?常威,你是不是疯了?!
    话音一落,不管是阉党还是东林党,都怒斥起来,这是跟读八股文入仕的人枪饭碗啊,不斥责他才有鬼了。
    “荒谬!”
    “太可笑了!”
    “一派胡言!”
    还能安坐的只有两派大佬来宗道、梁鼎臣、崔呈秀、倪文焕等人了,他们不是不想呵斥常威,不过,现在还不需要,大佬说话份量重,不到一槌定音的时候,不会开口的。
    但让所有人意料不到的是,第一个开口替常威撑腰的竟然是个非常特别的人,“秦国公的《国富论》和《海权论》我认真的读过,他造的蒸汽机我也研究过,甚至机器局的各种机床我也仔细的观察过,非常了不起,他是个伟大的天才人物,将来在后世的史书上,他的名字将会成为人们瞻仰的对象。”
    “可以预见的是,秦国公的发明创造和学说将会在不久以后传遍世界,欧洲人也会来学习。他提出的五科学问也是未来世界的发展方向,在武器、天文、航海、机械方面将会成为基础学问。所以,臣第一个支持秦国公,臣认为将五科学问列入科举,不但对大明和整个世界是一个伟大的创举,还会让皇帝陛下的名字与隋文帝杨坚一样,流传千古!”
    嘶!
    这是谁在拍马屁?拍的这么夸张不嫌害臊吗?隋文帝开科举,你就把这个什么格物科举抬到和隋文帝一样的高度?还将皇帝榜上战车?太不要脸了!
    众臣工齐齐看去,在位置靠后的地方,他们看到了一个高鼻深目,与众不同的人物,这位就是钦天监监正--来自神圣罗马帝国的汤若望!
    啊哈,这下乐子有点大!常威登时高兴起来了,这位突然冒出来,给了自己一记强力助攻,实在是出人意料之至。
    面对国际友人大家还是很客气的,没有怒斥他荒谬和胡说八道,毕竟泱泱大国是要讲气度的,一个外国人不远万里来到大明,还做了官,还读了儒家,还能上朝议政,这种国际主义精神是值得敬佩的,不能欺负人不是?
    一位东林党人站了起来,面对国际友人侃侃而谈,“汤大人,我们知道秦国公的五科学问来自你的西洋学说,但是不可等而论之,你那些西洋学问是比不上八股文的,明白吗?我大明自有国情在此!”
    噗哧!
    常威没忍住一下笑出声来了,“难道华夏特色主义真的源远流长?这个时候就已经开始用这种套路了吗?”
    汤若望急的连连摆手,“不,不是这样的,这位大人你误会了,秦国公的学说并非来自西洋,这是大明本土的学问,一部分是华夏几千年智慧的结晶,是先贤圣人们的学说。”
    “另一部分,是秦国公自己的学说,很多知识我也是第一次接触到,我敢肯定的说,在欧洲还没有人研究的这么透彻、这么系统。至于蒸汽机和各种先进起床,还有那个叫做空气动力学的学问,都是闻所未闻,简直太伟大了。还有线膛枪炮和燧发枪,虽然欧洲也有小部分样品,但很少有人列装,秦国公的做法证明了这些枪炮都是经得起考验的,他的做法非常先进,上帝啊,我从没见过一个人有这样的才华,赞美您秦国公,您将来一定会成为孔夫子一样的伟大人物!”
    嚯嚯嚯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