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上香之嫡女在上》第142章各人各命[2]

枕上香之嫡女在上最新章节目录
   担心。”
    梅氏听他说是皮外伤,心这才安定下来。
    她又见萧堇木浑身都带着酒气,立刻张罗着端了一盆凉水过来,让萧堇木先洗把脸去去暑气。
    萧堇木接过帕子胡乱洗了一把脸,然后看到家里人全都用疑惑的眼神看着自己,于是就一五一十将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
    “大哥,这么说,你这是出门遇贵人了。”萧堇辉喜滋滋地问。
    “也不知道那位公子多大的年纪了?”萧青禾羞答答地问。
    “那位公子不会还没有娶亲,大门大户人家的公子都是早早订了亲,讲究的也是门当户对。”萧青莲也有些惆怅地说。
    梅氏听两个小姑子说的越来越不像话,忍不住在心里偷偷叹口气。
    两个小姑子全都被印氏惯得厉害,家里的活是一点儿都不沾不说,而且还想着法子往她们自个身上捞好处。
    她从江南带来的那么一点儿首饰,几乎全都被萧青禾和萧青莲给霸占了,如果不是萧堇木厉害,估计这两个姑娘能翻了天。
    梅氏倒是巴不得她们早点儿嫁人出了萧家,可惜他们萧家大房算是逃难出来的,在京城里,他们根本就不认识人不说,两个姑娘人不咋样,心却比天还高。估计就他们现在认识的人,这两个姑娘也看不上。
    “他们说的能当真?”萧远庆虽然高兴,却不敢确定是否算是好事情。
    吃了亏太多,他对京城里的人已经有了戒心了。
    “他们留下了信物,自然是说话算话了。”萧堇木被他这么一问,心里也不禁动摇起来。不过,转而,他态度又坚定起来了。
    他绝对不允许这样的好机会错过去,如果到时候墨砚几个人诳他,他也会找到机会重新搭上他们。想甩开他萧堇木,门都没有。
    “有信物,爹这心里就踏实多了。”萧远庆看到萧堇木真的掏出了信物以后,心立刻定了下来。
    “爹,我们是不是要搬家,离开这鬼地方?”萧堇辉惊喜地问。
    “这地方哪是人住的?”萧青禾也跟着附和。
    “老娘以后就跟着儿子享福了。”印氏乐呵起来。
    梅氏脸上的表情也变得柔和许多。
    “哼,你们还不是占了我大孙子的光。”老印氏板着脸呵斥。
    “娘,堇木他也是我的儿子了。”印氏不服气地辩解。
    “你个傻缺的玩意,我孙子辉煌了,和你一点儿关系也没有,你少在那儿胡乱叫唤。”老太太开始骂人。
    “爹。”
    “爹。”
    宝儿和宝娘睡醒午觉,从屋子里跑了出来。
    “醒了正好吃饭。”萧堇木看到一双儿女,脸色终于变得好看一些了。
    “今日多吃了一顿吗?”宝娘好奇地问。
    “是,爹从酒楼给你们买了好吃的回来,等会儿你们和曾祖母多吃一些。”萧堇木摸着儿子的脑袋回答。
    老印氏听他将自己排在了前面,心里总算是舒坦了。
    萧堇木自以为他聪明算计了墨砚几个人。
    他哪里知道,墨砚几个一离开酒楼,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浑身哪里还能看到一丝的醉意?
    他们急匆匆地回到了长公主府里,正巧,罗成刚睡醒了午觉闲在家中了。
    “公子,那萧堇木果然上钩了。不过依小人说,那萧堇木比起萧堇颜来说,简直是云泥之别,那样一个愚蠢的人,哪里用得着公子花这么多心思在他的身上。”墨砚给他递了帕子擦脸。
    罗成用帕子擦去脸上的水珠,冷笑着回答,“值,当然值。楚宣烨既然对萧堇颜那样在意,爷让人找了萧堇颜不自在,就等于找了楚宣烨的不自在。”
    “萧堇木一房和萧堇颜那边断了关系的,他要是真的惹怒了萧堇颜,楚宣烨难保不对他们出手。”墨砚讪笑着问。
    “即使断了关系,但萧堇颜为了下面两个小东西着想,也不会真的将大房的人赶尽杀绝。楚宣烨到时候如果真的对大房的人动手,必然会考虑到这一点儿,毕竟大房那边还有个老东西在,于情于理,萧堇颜也不会真的动了杀念。”罗成大笑着解释。
    他的心情好,说了这么多,居然还是兴致勃勃,“反过来说,就算萧堇颜不念旧情,我们左右损失的也不过是一些小钱而已,而萧堇颜丢的却是名声,到时候她难过,楚宣烨的心情能舒坦?”
    “是,还是公子想的比较周到。”墨砚作为罗成身边人,对他的喜好自然十分了解。
    罗成作为长公主府的公子,心气一向很高。
    他自认为无论是文武才能还是人脉,一点儿都不会逊色于楚宣烨。
    可偏偏楚宣烨在他的面前向来不会给他留面子,甚至一言不合,楚宣烨还会直接对罗成开打。
    可以说,从小到大,罗成没少挨楚宣烨欺负。
    更让罗成气个半死的是,明明挨揍受气的是他,可是最后闹的结果,反而是他要向楚宣烨道歉赔礼。
    为此,太后没少训斥长公主,就是皇上也找过他训话了。
    因此,罗成这辈子最恨的人就是楚宣烨,凡是能让楚宣烨不痛快的事情,明上他不能做,暗地里却是竭尽全力去做。
    因此,罗成想利用萧堇木搞出事情,墨砚是一点儿都不觉得意外。
    “明日要热闹了。”罗成龇牙一笑。
    墨砚不明所以,只得跟着一起傻笑。
    罗成说的热闹事,和萧堇风有关系。
    不用他罗成出手,自有人看萧堇风不顺眼,所以萧堇风虽然人病得请假在家休假,但是因为印氏等人在翰林院闹得太厉害,此事对翰林院的名声影响巨大。
    等百花节一结束,京城里的耿直的御史们就像打了鸡血一般抖擞起来了。
    平时御史们最大的乐趣就是瞪大眼睛寻找京官们的错处了,萧堇风身上的事情简直就是为他们量身定做一般,他们哪能愿意放过这样弹劾官员表现自己的机会。
    唯一不足的就是,萧堇风的官好像小了那么一点儿。
    “启禀皇上,那萧家的长辈在翰林院门口闹得如此厉害,简直有辱翰林院百年的名声。”早朝一开始,就有御史迫不及待地站出来参了萧堇风一本。
    “爱卿说的是何事?”关在深宫中的皇上根本不会留意一个一个小小的庶吉士,看到御史站出来,皇上自觉不会有好事。
    “启禀皇上,前些日子,有人在翰林院闹事。”
    “岂有此理,翰林院也是他们能闹事的地方?”皇上龙颜大怒。
    “吾皇担忧甚是,虽然说庶吉士官职并不高,但是此事影响极坏,必须严惩那萧堇风才是,否则的话,人人都学他,岂不坏了章程。”
    ……
    云里雾里的皇上很快从御史们的弹劾中明白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搞明白以后,皇上对萧堇风这个人,几乎厌烦至极,“我朝从开国之际,就立下百事孝为先,萧堇风作为朝中之官,知法犯法,朕如果不对他严惩的话,如何让天下人信服?”
    皇上此言一出,上朝的官员们几乎全都明白了,皇上这是准备拿萧堇风开刀了呀。
    虽然说皇上不喜大臣们私下结党,但是实际上,哪个大臣在朝中没有走得近?
    不过萧堇风官职太小,他又是新人,平时不喜欢和人结交,上朝的官员们还真没有人和他比较熟悉的。当然也就没有人愿意为他说上几句话了。
    好在御史中,也有固执,喜欢刨根问底之人。
    “启禀皇上,据说,萧庶吉士当初是和那边断了亲的,是那婆子胡搅蛮缠,故意在翰林院门前闹事,为的就是让萧庶吉士丢脸,甚至丢官。”
    皇上一直讲究孝道,对外更是以孝子展现,他听了御史们对萧堇风的弹劾,心里对萧堇风已经不喜,这会儿又听到有人维护萧堇风,心里就更不痛快了。
    他刚要发火,一抬眼却发现说话的人是本朝年纪最大的杜御史,此人年纪一大把,为人最是公正,性格更是刚正不阿,先皇曾经对此人称赞不已,认为他是当朝最明白是非的官员。
    有了先皇的金口玉言,皇上自然不好在大庭广众之下下了他的面子,“爱卿不知从哪儿得到的消息?”
    “老臣听人议论过,萧庶吉士年纪虽轻,不过待人和善,为人的学识也不错,对待长辈也算是恭顺。闹事者是他的祖母和大伯一家,当初他们在江南时,曾经断了亲,萧堇风已经按照父亲的嘱托,给了老者养老的土地和银子。但是当婆子带人找上门的时候,萧堇风还是接纳了他们,只是听说,是那婆子不满足,非要住到他们的主屋去,还打伤了萧堇风怀有身孕的夫人,那婆子才被吴家人打发出去了。”
    “吴家又是何人?”皇上纳闷地问。
    “萧堇风的夫人姓吴,他们现在所住的院子,是萧夫人的陪嫁。”老御史讲述得头头是道。
    “原来如此。”皇上恍然大悟。
    “启禀圣上,臣还听说,那萧堇风不但和长辈断了亲,而且还和下面的三个弟弟断了亲。那三个弟弟年纪都不大,最小的才六七岁,听说当初他们也是被赶出来的。可见萧堇风此人人品行不端。”有人站出来反对。
    “刘大人此言差也,如果萧堇风真的是品行不端的话,他下面的三个弟弟为何不去告发他。”
    “简单得很,应该是他们顾念手足之情。并不是人人都像萧堇风那样绝情。”
    ……。
    支持反对的双方当众吵了起来。
    不过吵架的大多数都是御史,其余的官员则一边也不掺和。萧堇风不过是个小小的庶吉士,和他们一点儿关系也没有,更不会牵扯到任何人。
    人就是这样,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大家乐得看笑话。
    皇上觉得有些意外,老御史很少维护一个人,没想到今日他居然会为了一个小小的庶吉士据理力争,真是邪门了。
    “既然各位爱卿各有己见,朕就给你们三天的时间,好好出去调查一番,以探出事情的真实过程。我朝历代注重孝道二字,如若那萧堇风,真的是忤逆长辈,欺压弱小抛弃手足者,朕一定不会轻饶与他。如果是那婆子不分好歹,胡搅蛮缠的话,也得好好敲打她一番才行,毕竟她闹得太过,让整个翰林院都跟着丢脸。”皇上是活稀泥的高手,三言两语就将事情敲定下来了。
    争论的御史相互看看,最后谁也不好再说什么,大家只好一起谢恩了,“皇上圣明。”
    “你们几个御史争论得最厉害,那好,查办的事情就交给你们了。”皇上下了圣旨。
    “皇上圣明。”众人一起跪下来谢恩。
    “荣王爷、丞相大人,皇上让两位到御书房面圣。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