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第六章义军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最新章节目录
   晨曦中,木杆上吊着的十几具被露水打湿的人体,已经变得僵硬无比了。在众多睡眠不足,不停打着哈欠的新丁们,战战兢兢的眼神和表情中,在风中继续悬挂摇荡着,这也让他们各种号令下的动作起来,显然更加卖力了些。
    一些因为夜惊而踩踏受伤的人,则被堆放在旁边,低低的呻吟着,就像是一种背景和烘托。
    好一个潜在隐患就这么消失了,我不由轻轻叹了一口气,还有些不够真实的错觉,这只人马的规矩粗暴而简单,潜夜奔逃和搅乱军营,无论怎么样都是作死,至于他们为什么要“逃”到我的篷子里来伤人,应该已经没有多少人关心了
    早早起来的火头们,已经在打水造饭,蒸烤的烟气开始弥漫在这处营地中。
    只有头目才有早起的一碗热汤粥,兵卒们就只有一天两顿的野菜黑团子和沙子多到咯牙的粗饼,而且要得到ri上三竿后才能领到。
    而我所熟悉的那名老兵,他正在撕咬一根干肉条,巡视这那些新丁的cāo行,脸sè很有些无奈。
    这些前流民,组成的杆子队,光是被叫起来找到自己的队属,就折腾了将近半个小时。
    不由让我想起了后世的军训,那些大学生什么的,以周为单位速成的集团方阵和各种cāo条,却是从小在幼儿园的排队过马路开始,养成秩序和服从的。
    相比这些动作和方向感都惨不忍睹的流民,实在没有什么可比的。不过要指望这些几乎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泥腿子,马上能找到什么叫方向感和协调感,实在过于勉为其难。
    想到这里,抱着簿子听他们点数的我,不由在嘴角露出某种情绪,
    “夫子,对行伍cāo习也有兴趣么。。”
    老军突然开口道,他似乎眼角余光观察到我了。
    “略懂,略懂一些。。”
    我揉揉严重抗议的肚子,打着哈欠道
    “主要是听人说过那么一点点。。”
    “多闻外藩子弟多习弓马,少事团练府兵,以备蛮荒。。”
    他继续试探道
    “说实话,过去的许多事情我实在记不起来了的。。”
    我想了想小心翼翼的道
    “不过我倒是记得些奖惩激励的法子。。”
    “哦。。”
    “还有,放任他们这么到处便溺好么。。”
    我得到鼓励,继续对着满地狼藉的黄白痕迹道,人群就这么大大咧咧的站在上面,踩的一片狼藉,被太阳晒的逐渐发出一种让人抓狂的气味。
    “不怕发了时疫么。。”
    “哦.”
    他这才正sè了下,
    “如果不介意的话,我倒是有些简单的处置手段。。”
    “你可以叫我邓坊,或是邓军头.”
    老兵松开表情打断我道。
    “且说来听。。”
    这名叫邓坊的老兵,据说是将岸的乡党,归遣的前官军出身,但是虽然不是头目,也不带队,却在这只草草编成的人马中,拥有相当的威望,
    我给他出的的主意,说白了,就是常见的末位淘汰制,只是奖惩手段变成了食物配给份额。
    按照几十个火为单位,表现最好的火可以获得表现最差的火一半配给,此外表现最差的火,还要负责清理营地中的污物和垃圾,在饿肚子最大的现实威胁下,其他什么的自然都是可以克服的。
    随后几天的营地中
    乱哄哄的cāo练还在继续,那些前后左右都分不清楚的前流民,几乎会举着木杆茫然四顾,不然就是迟疑愚钝的原地发呆,或是急吼吼的转错方向,和别人对撞纠缠在一起,然后演变成一连串连喊带骂的殴斗,但是至少那种行尸走肉一般的颓然之气,已经慢慢从他们身上消退。
    显然用食物做奖惩手段的末位淘汰制,正在慢慢的作用。
    因此我再次被的头领将岸召去,他端着大碗吸溜狂啜疙瘩汤,口齿不亲的摆摆手道
    “曹犊子。。你可以滚去哨队了。。”
    “军籍员额钱粮帐**交付你办,需的什么直接找老邓要”
    “咋可算超脱了。。”
    一个愁眉苦脸趴在案上,矮墩墩的家伙,听到这句话如释重负的,所有的东西丢下就走
    “要的,俺这些ri子,抄写的手抖肿了。。”
    “还是回头找那些兄弟去耍耍的。。”
    于是,有了更进一步的便利和待遇,比如可以以检查这只武装为数不多的辎重为名,从中优先挑选一些ri常用品什么的。
    然后只是稍微出了几个队列训练的点子,比如用一根绳子来提示他们方向,触线者就要挨打;又改良和简化了粮秣辎重的分配和计算方式,解决因为保管不善和人为方面的浪费,据说可以每ri省下十几斗几升几合的物耗;再优化一下人员劳役的配置,让每ri的各种活动,可以行进更持久一些。
    当然这一切,与头目们的ri常分子和配额是分毫不相干的。宅归宅,起码的事理还是知道的,毫无根基的新进为了一点效果有限的表现yu,贸然去挑战体制内的既得利益者,那是脑子抽风了。
    为此,将岸特地单独把我找去询问了一番,然后拍肩搭背的信誓旦旦道,若是我做得好,此番义军追逐的大富贵,自然也有我的一份子。最后个人奖励了一整张,可以披在草甸上睡觉的老羊皮。
    于是我在这群人中,稍微抬高了那么点待遇,可以从丁卒中挑两个帮手打杂,并且获得和头目们一起开伙的资格。
    这样我就在这个团体内,获得了第一份小小特权和职责,为了摆脱繁重的cāo行和杂役,还能比别人更早吃饭,而不用去刮锅底的残羹,因此在新募的人中,还是有不少愿意成为我指派的帮杂,这样大多数需要使力气的活计,我就只要动嘴就可以,还可以收获一些微薄的感谢。
    不过,这对我有意义么,一有机会我还是要离开,因为除了那些女人之外,感觉冥冥之中,洛阳哪里有未了结的东西,在吸引着我前去。
    慢吞吞的一路募集又一路淘汰,走走停停之后,在我粗略记载在账簿上的物资,因为逐渐增加的人头,消耗到百位数为单位后,将岸终于决定开拔,赶往下一个目的地。
    而我作为这只小小义军的簿记,需要负责的事情不会太多,但却比较琐碎,但是我有空也会凑到那些头目身边,扮演一个喜欢看热闹的围观群众,一来二去,他们不习惯也习惯xing无视了,我这个打酱油的存在。
    因而也逐渐了解这只义军的些许情况,比如将岸虽然是个地方上的小豪族出身,但是早年随父辈出海做过营生的,直到近年才还乡,安分没有多久就散财举募这么一只义兵,据说各种见历委实不少。
    将岸身边那个猴子一样的少年,叫王佛儿,是将岸的家生子,别看年纪小,有着一身在山林里奔走追猎的本事,因此也兼职本军的先手、探哨之一。
    负责淄粮的矮矬子叫曹犊子,乃是将岸的发小,一起提石擎马的伴当,其他十几个头目不是部曲,就是宗亲,或者附从的乡党,算是一个乡土特sè的小集团。
    在这个末世之朝,所谓扰乱天下聚掠一方的势力有很多,饥荽无食而揭竿的,且可以称之为暴民;那些落草为寇而四出掳掠,据地而食的,只能算是山贼或是流匪;以邬堡割据自守一地的,只能算是半黑不白的豪强;
    而对于那些高高在上的大人们来说,在天下这些多如牛毛的烽烟中,只有敢打出推翻朝廷的旗号,自称王道孤的,才可以被叫做反贼,而那些来自海外的势力,则被统一称之为乱党。
    对于朝堂中那些高高在上的大人物们来说,作为数次逼迫大唐天子不得不北狩和西授,以海外诸藩为背景的乱党,可是比那些目光短浅的反贼或是聚散不定的流寇,更加可恨和危险的存在。
    不惜放弃部分统治权和尾大不掉为代价,遍置军镇以联协自守,发展至今已是形同自立,在朝廷仅存的名义下,用授官和封爵来约束和协调,诸镇之间的纷争和矛盾,以共同对抗发源自岭南诸道,的所谓海外乱党。
    当然因为分封诸藩的缘故,这些海外乱党也分作大小十几个团体和派系,各自在王朝本土的诉求和主张也略有不同,
    所以多少给了这些旋起朝夕的地方武装,短暂存身和活跃的空间。而这些身份的流转并非一成不变的,也是充满各种多样xing的能xing和变数。
    比如,其中偶有乡土背景的某只乡兵团练,因为表现出sè或是其他方面得力缘故,被那些军帅镇守看中,一跃成为吃官家粮的州郡兵,或是某部流贼因为危害炽烈,被招安对同袍举起屠刀的,乃至是领头的人洗白后,逢得大机缘抱上强力靠山,得以专领讨贼定乱之要务,进而积功开府建牙,擎带乡党威福生杀一方的。
    或是正编的官军运气不好,在攻战中被击破打散,沦为打家劫舍的流寇盗匪,或地方守军因为粮饷衣食不济,上官贪渎苛待而哗变聚啸落草为害一方的,也不乏其事。
    所谓乱世如熔炉,已经吞噬了太多的野心家和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梦想。
    而这只连统一旗号都没有的义军,是那位首领将岸连同那几位殷实乡党,破家舍业才募集起来,在这青州地界,连作为驻地的城镇村邑都没有,只能在荒野里扎营,征募流人来作为补充。
    为的就是将岸口中鼓吹的,那场从征官军的富贵事业,这也是地方武装的一条常见出路。
    但是总体上说,这只小小的义军也就是一两个营头的规模,根据我记忆中的印象,按照朝廷的法度,沿袭自府兵制度的一个整营,最少也要有八百到千二的员额,其中刀排枪槊弓弩,乃至哨骑马队车团辎重之属,须得配备齐全,方可算一部。
    但是经年累月之后,到了这乱世之秋,寻常镇军、守捉、团练的一个营头里,能够有三四百可战之兵,就可算是一只完整的军备了,至于剩下的缺额,那是用名为“驱从”的炮灰来填补的,反正在这中土腹地的战场,只要有城邑村镇,补充起来就要多少有多少。
    这支小规模义军也不能例外。
    千多人中真正能拉出来上阵的,也就是地方小豪强出身的,首领将岸身边,百八十号的乡党和伙计,虽然武器比较杂,但是多少有件皮套子或是袄子防身,健康营养也比较好一些,还有作为巡哨和亲卫的十几匹马和骡子什么的,称之为“排兵”。
    其他都是老家一路拉来凑数的人头,真正到了阵前,能够举着木排和武器,乱糟糟的站在一起,没有马上腿软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