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大术士》山门之乱第701章金童玉女传说

风水大术士最新章节目录
   “不过这诅咒的能量太大了,我一次承受不住,需要你分担一点。”
    小鬼歪头思考了一会儿,看着秦风。
    秦风听闻,点了点头。
    这诅咒之力,进入自己的体内,小鬼也是能够吸收的。
    自己之所以找小鬼出来,就是怕自己一次性承受不住这诅咒之力,直接玩完。
    现在有了小鬼分担一半,秦风也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
    “好,没问题。”
    秦风直接开口说道。
    两人接下来直接做好了准备。
    秦风一步向前。
    体内念力运转,直接使用武力,推开这石门。
    这是最直接也是最简单快速的办法。
    秦风没有去找什么机关之类的东西了。
    麻烦。
    随着念力的运转。
    石门被秦风给缓缓的推动了。
    与此同时,一股特殊而又诡异的力量,从石门上,传入到秦风和小鬼身中。
    小鬼是表现出一副吃了补药,酸爽的表情。
    而秦风则是一口鲜血直接喷出来。
    整个人都踌躇了两步。
    “这诅咒之力果然霸道,如果不是小鬼承担了大部分,说不准这一下就能要了我的小命,居然直接侵占我的识海。”
    秦风感叹了一声。
    自己的神识,被一部分诅咒之力给霸占了。
    识海能够发挥出来的效果,只有平常一半的效果。
    “先不管那么多了,进去再说。”
    秦风瞳孔微缩,心中暗道。
    将小鬼收入体内之后,就开始打量起石门后面的情形。
    石门是被推开了。
    迎接秦风的并不是什么古墓室之类的。、
    而是又一条通道。
    这条通道和之前的甬道不同。
    两者对比,这条通道的宽度,是之前甬道的三到四倍的样子。
    简单一点的来说,这条通道足足有将近四米宽。
    就好比,这是一条马路一样。
    宽敞,高大。
    在通道的两边,点缀着无数的荧光石。
    随着石门的打开。
    荧光石顿时散发出微弱的光芒。
    无数个微弱光芒点,将这个通道照亮的如同白昼。
    通道并没有多长。
    秦风一眼就能够看到通道的尽头。,
    这个通道大概刚好三十米的样子。
    在通道的尽头,是一个漆黑的石室。
    尽管距离有点远,尽管那边的石室漆黑一片。
    但是,在秦风的眼中,还是能够看出一点东西来的。
    “武则天整个古墓之中,都是这种通道,传闻果然没有错,武则天之墓就是一个大迷宫。”
    秦风感叹了一声,没有过多的言语什么。
    通道两边有着壁画,这是典型的唐三彩风格壁画。
    经历了千年的岁月,这些壁画还依旧鲜艳无比,栩栩如生。
    秦风随意的看了一眼,这只是一些唐朝时期的重大事件记录。
    秦风并不是历史学家,更不是考古学家,虽然说,大学读的是考古系,但是对于这些东西,真没有什么兴趣。
    换做那些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来,肯定惊呼不已,但是在秦风眼中,这就是一副壁画。
    三十米的距离,对于秦风来说,根本不算距离。
    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如此。
    很快,秦风就走完这个通道了。
    来到通道门口。
    前面是一个偌大的石室。
    这个石室有点特别,因为这个石室是一个圆柱类型的石室。
    在石室的正中间,摆放着一口棺材。
    “有点意思。这就到了副墓室。”
    华夏古墓的规格,是很有讲究的。
    特别是千年古墓之帝王墓。
    更加的讲究。
    年代的不同,决定了其规格的变化。
    在唐朝的时候,古墓风格其规矩是最讲究的。
    主副墓室,都是有着严格的规定。
    像这种圆柱类型的墓室,按照道理来说,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
    “先不管那么多,先去看看,这里面埋葬的到底是谁?”
    秦风暂时的放下了思绪,直接朝着里面走去。
    石室古墓虽然怪异。
    但是空间并不是很大。
    棺材就在古墓石室的中间位置。
    整个石室,除了这棺材,就没有其他的东西了。
    古墓里面,有个讲究,副墓室内的棺材,都是不需要封棺的。
    这是华夏历代以来,古墓规格的传统。
    一座古墓,特别是千年古墓。
    除了主墓室,其余的墓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都是属于陪葬的。
    有身份的,就是位居副墓室。
    没有身份的,就是一具尸骸站着或者躺着。
    就好比兵马俑。
    就是属于陪葬的。
    只不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被人偷天换日的手法,用陶俑代替了真人。
    历史上,活人陪葬的事情,数不胜数。
    不管是野史还是正史,所记载的无数。
    秦风走到棺材前面,将这棺材直接掀开。
    因为外面没有什么东西,证明这棺材中人的身份,所以秦风准备到棺材里面看看。
    棺材被打开。
    出现在秦风眼前的东西,让秦风心中微微的惊讶了一下。
    这棺材里面,就是一具尸骸。
    如果说平常,并没有什么值得秦风所惊讶的。
    但是,这具尸骸有点特殊。
    因为,从尸骸来看,这尸骸生前,撑死也就是四五岁的样子。
    尸骸太小了。
    “四五岁的孩童,用来陪葬,古代的思想,还真的是可怕,看来这应该是金童了。”
    秦风看着眼前的一幕,心中思索着。
    古代拥有金童玉女之说。
    所谓金童玉女,其实就是道家谓少年修道的童男童女。
    按道教的说法,凡神仙所居洞天福地,皆有金童玉女伺侯。
    道教的玉皇大殿、三清殿等神殿中神像的旁侧,常塑有金童玉女像。
    金童玉女大量出现在宋元以来的戏曲中,成为神仙戏的重要角色。
    “先有佛教金身护陵,后有道家金童玉女。”
    秦风感叹了一声,关于这金童玉女的传说,秦风心中也知道。
    传闻还在三界(天界魔界人界)时期,天界有一对金童玉女,金童聪明正直,玉女美丽善良。
    那时的玉皇大帝喜欢冰天雪地的洁白和宁静,于是人间到处都是冰天雪地,人界生活苦不堪言。
    天界神仙在自己的诞辰日可以下凡,农历正月十五日是金童诞辰日,这一天金童下凡到人界,帮助人们融化冰雪,拓荒播种新一年的希望。
    玉皇大帝看到人间大部分地方冰雪消融了,洁白和宁静正在被破坏后十分震怒,令天兵于第二年正月十五日冰雪融化,大地复苏时到人间放火,要把人间烧光。
    美丽善良的玉女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趁农历闰十月二十九日玉女自己的诞辰日下凡,把天帝要火烧人间的消息告诉了金童和百姓。
    百姓听说了这个消息,吓得不知如何是好,惶惶不可终日。
    金童和玉女商量出个法子:“在正月十五这一天,每户人家都挂起红灯笼,放爆竹。这样一来,天界就会以为人界已经起了大火,自己烧起来了”。
    人们认为是个好办法,正月十五这一天人们照计行亊,搞得人界红红火火,爆竹声声。
    到了晚上,玉皇大帝往下一看,发觉人界一片红光,还真以为人界由于破坏了冰雪,自己燃烧起来了,便停止了委命天兵放火。
    于是人们保住了生命和新一年的希望。
    金童和玉女从此便留在了人界至今,按着各自诞辰轮回。
    后来金童在人界不同时代还做过人们的领袖(伏羲、尧帝、混元皇帝、西子帝君、门神户尉、佑圣真君、正一靖应真君等),玉女相应做了金童的帝后、爱妻(女娲、散宜氏、朱仙姑等等)帮助金童一起造褔人界。
    人们为了怀念金童和玉女,从此每年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红灯笼、放爆竹来纪念。
    老辈人常说,杜康河上有三奇:河雾平不及岸;鸭蛋黄鲜血样红;虾米俩俩相抱蜷腰横行。据说,这三奇是王母娘娘贬金童玉女到杜康河以后才有的。
    据传,这杜康河里的鸭和虾是天上王母娘娘身边守瑶池的金童玉女,时间长了,俩人传情递意,互相爱慕,有了爱情。
    有一回,王母娘娘举行寿宴,叫金童玉女去寿星阁打扫庭堂安放御酒。
    张罗完后,玉女见天时还早,诸神尚未来赴宴,就从彩袖中取出一个酒壶,倒满了一壶玉帝赐给王母娘娘的寿宴御酒。
    金童会意,也伸手取几颗寿桃藏到衣袖之中,俩人便偷偷下界,来到杜康河上。
    这一对情窦初开的妙龄男女,平时虽然互相爱慕,但天规森严,戒律如锁,再加上王母娘娘整天横眉冷眼,多少天来只能以目传情,不敢越雷池半步。
    今天有缘单独相会,就像干柴烈火又浇了油,“轰”一下就着了。
    他俩拥拥抱抱,道不尽男恩女爱,绵绵痴情。
    玉女借着酒力故作醉态,一头扑在金童怀里说:“金童哥,人间花红柳绿,男耕女织,成双成对,惹人眼馋。咱虽高居九天之上名列仙班,却似尼姑和尚,纵有千情,也难联姻。今天天赐良缘,咱能在杜康河相聚,依我之见,咱们就私奔了吧!”
    金童平素虽然惧怕娘娘威严,这时一挨上玉女的姣姣玉体,也心猿意马。
    他一把把玉女搂在怀里,紧紧地拥抱,狂热的接吻。
    玉女也情迷双目,满脸红晕,任凭金童在身上抚摸,顿时两人再也按捺不住心中欲火,推倒玉山偷吃了禁果。
    他们正在恩恩爱爱,商量如何永离天庭、耕织人间时,突然天空阴云密布,电闪雷鸣。
    护法神出现在金童玉女面前厉声说:“好个金童玉女,胆大妄为,竟敢苟窃私会,诽毁天庭戒规!”
    说着,掏出缚仙绳把金童玉女紧紧捆住,带上灵霄宝殿。
    在灵霄宝殿里,玉帝听了护法神奏告,大发雷霆。
    他举起朱笔要将金童玉女除名仙册,贬到人间。
    正在这时,王母娘娘赶来奏道:“陛下且慢。”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